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报道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采用带缝匠肌的髂骨瓣,经股骨粗隆部钻孔植入,共治疗10个髋关节。经12~20个月随访,疼痛消失7例。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经髓腔造影检查,证明静脉瘀滞得到解除。优良率达87.5%。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含液晶感温膜的仿组织体模和离体牛肝组织实验,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焦域大小随不同参数的变化。方法设定不同输入功率、辐照时间和辐照深度进行实验,用相机分别记录不同参数下仿组织体模和牛肝组织内形成的焦域,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仿组织体模焦域内液晶感温膜显示65.7℃以上区域呈椭圆形;HIFU焦域长、短轴随输入功率、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辐照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长轴变化较短轴明显,同时存在辐照时间阈值。结论含有液晶感温膜的仿组织体模可用于研究HIFU焦域随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合离体牛肝组织实验对比,为HIFU剂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因发现腹部肿块7天入院。自幼无月经,婚后7年未孕,多方检查证实有阴道,无子宫。查体:右侧腹部有10cm×6cm×6cm大小肿物,质地硬,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有压痛,活动度尚可,基底部触不清,左腹股沟有3.0cm×2.5cm×2.5cm大小肿物。CT扫描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术中见右中上腹膜后8cm×4cm×4cm哑铃状肿物,骑跨下腔静脉,与周围粘连较重;盆腔内有7cm×7cm×6cm……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7年2月~1997年3月应用航天工业部207厂生产的WBDⅡ型微波刀行胆囊癌切除术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2~68岁,平均52岁。肿瘤位于胆囊颈部6例,胆囊底部2例。肿瘤均有肝脏侵犯,其中1例伴肝内3cm×3cm转移灶。胆囊肿瘤4cm×3cm~8cm×9cm大小。行胆囊切除加肝脏Ⅳ、Ⅴ段切除7例,行胆囊切除加肝脏Ⅳ、Ⅴ段切除加肝脏转移瘤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均为胆囊腺癌,高分化4例,低分化4例。作者单位:淄博市(25…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总结了我院近 10年来对8例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治疗的经验教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9年 2月~ 1999年 2月 ,我院共治疗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漏 8例 ,占同期行胃切除术的 1.5 % ,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5 6~ 68岁 ,平均 62 .4岁。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漏 5例 ,胃空肠吻合口漏 3例。吻合口漏发生的时间距胃切除手术 3~ 11d ,平均 6.1d .原发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例 ,胃癌 7例。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 1例 ,胃癌根治术6例 ,胃癌姑息性切除 1…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物团肠梗阻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物团肠梗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被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1991~1999年,我们共收治食物团肠梗阻病人2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病人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6~65岁,平均42岁.原发病:胃癌14例,溃疡病7例;行毕-Ⅰ吻合术13例,毕-Ⅱ吻合术8例;发病距手术时间3~26年,平均15年.21例中,16例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距发病后3~6d,平均4.5d.手术证实均为食物团梗阻,梗阻部位:空肠13例,回肠3例,其中12例取出的梗阻团块中含山楂或柿子果核,4例于术中捏碎梗阻团块并推人结肠术后使出果核.5例术前病因明确,其中1例在非手术治疗6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手术治疗,其余4例非手术治愈,梗阻解除后第2天便出大量果核.非手术治疗的病人,采用胃肠减压管中注入植物油等,使肠道润滑程度增高,或中药大承气汤加减方剂调节肠道功能而治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