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静注大剂量奥美拉唑导致心律失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患者男,58岁。因外伤致颅骨骨折、硬脑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于2004年1月16日在当地医院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术后20d出现大量血便,伴有血压下降,2月10日转入我院。查体:T37.5℃,P105次/min,R36次/min,BP111/66mmHg(1mmHg=0.133kPa),危重病容,昏迷状态,贫血貌,右额颞顶部颅骨缺损。双肺呼吸音粗,少许湿啰音,HR105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急诊胃镜检查示胃底部溃疡,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应激性溃疡,给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洛赛克)、输血补液治疗。第2天开始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mL,经外周中…  相似文献   
2.
肝癌高危人群监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2筛检和监查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肝癌的主要措施。对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监查一次B超和(或)血清AFP。早期发现的肝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外科危重症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对2004~2006年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调查421例患者中,共确诊真菌感染28例,老年真菌感染20例,占71.4%。②20例老年患者中,17例合并细菌感染。③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广谱抗生素使用、中心静脉插管、全胃肠外营养、ICU住院时间长、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手术引流管的留置、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应用等。④本组患者死亡率为15/20(75%);深部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为:10/20(50%);治愈率5/20(2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老年外科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消除易患因素、及时合理地抗真菌治疗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胆囊癌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只,分别自腹腔注射奥曲肽100 μg/(kg·d)和生理盐水,用药共6周。观察两组种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Ki-67的表达。
结果:实验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99±0.54)g vs. (1.58±0.51)g,t=2.38,P<0.05],抑瘤率达37.3%,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6±2.62)% vs. (4.27±1.50)%,P<0.01];实验组的p53,bcl-2,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79.48±5.22)%vs. (87.13±8.26)%,(46.72±6.40)%vs.(53.85±7.72)%,(37.56±6.67)%vs(45.45±8.73)%,P均<0.05]。
结论:奥曲肽能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可能系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机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cnRNA)HCP5/微小RNA(miR)-27b-3p轴与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468例接受ESD的早期胃癌患者并随访术后复发情况,选择同期105例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并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胃黏膜的受试者作为对照。检测早期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lcnRNA HCP5、miR-27b-3p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cnRNA HCP5、miR-27b-3p与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早期胃癌组织中lcnRNA HCP5的表达水平(1.28±0.36)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0.22),miR-27b-3p表达水平(0.81±0.24)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00±0.27)(P<0.05)。不同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组织比较,lcnRNA HCP5、miR-27b-3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早期胃癌患者lcnRNA HCP5表达水平(1.67±0.14)高于未复发者(1.27±0.02)(P<0.001),miR-27b-3p表达水平(0.68±0.05)低于未复发者(0.81±0.01)(P=0.020);lcnRNA HCP5高表达患者无复发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19),miR-27b-3p高表达患者无复发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33)。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lcnRNA HCP5及miR-27b-3p表达是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早期胃癌中lcnRNA HCP5/miR-27b-3p轴的变化与多项病理特征恶化及ESD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6.
筛检和监查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肝癌的主要措施。对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监查一次B超和(或)血清AFP。早期发现的肝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Th17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IL-17在厌氧条件下对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 线栓法建立小鼠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CAO小鼠缺血侧脑组织中Th17细胞的表达;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建立体外氧糖剥夺模型(OGD)模拟体内脑缺血缺氧微环境,观察不同厌氧时间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进行不同浓度的IL-17干预以及IL-17受体(IL-17R)封闭实验,探讨IL-17在厌氧条件下对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成功建立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HE染色可见患鼠缺血侧脑组织空洞坏死样改变并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TTC染色呈现白色缺血灶.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缺血灶周边大量Th17细胞(CD4+IL-17+).体外实验中,外源性IL-17的干预加剧了OGD条件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能够被IL-17 R封闭剂所抑制.结论 小鼠缺血脑组织中存在Th17细胞的浸润,Th17细胞分泌的IL-17与厌氧条件下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制备日服1次的盐酸伊伐布雷定(IVB)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建立了释放度测定方法,单因素考察助悬剂、促渗剂和老化条件等对释药曲线的影响。以片芯中聚氧乙烯(PEO)的用量、控释衣膜中聚乙二醇(PEG)的比例和包衣增重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最终处方为IVB 16.25 mg,PEO N80 60 mg,羟丙甲基纤维E5 10 mg,乳糖111.75 mg,硬脂酸镁2 mg;包衣液中PEG 15%,醋酸纤维素85%,包衣增重7.5%。体外释药行为表明,药物释放不受环境pH影响,无剂量倾泻风险,释药动力为膜内外渗透压差。IVB渗透泵片能够降低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方法 经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兔VSMC,应用3H-胸腺嘧啶胞苷渗入法、透射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术和基因芯片测定As2O3对VSMC的细胞活力、生长、增殖及凋亡.结果 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TUNEL检测出现了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峰.基因芯片扫描杂交结果数据显示其中26条基因表达有差异.结论 As2O3对VSMC具有抑制增殖、促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MSC上清液对C6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与C6细胞进行双层培养,以HE染色法检测C6细胞形态变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MTF结果显示BMSC上清液对C6细胞有抑制作用,120h后1:8、1:4、1:2的BMSC上清稀释液、BMSC上清原液培养组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7.1%、26.0%、39.9%、43.1%;与BMSC进行双层培养后的C6细胞其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圆形或多角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包体伸出长突起;划痕实验显示在36h时对照组迁移率为100%,划痕完全愈合,而BMSC上清组划痕未见全愈合,迁移率为82%。结论①BMSC上清液能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恶性增殖,而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②BMSC对C6的运动和迁移产生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恶性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