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晋瑛  张祺  鲁铭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550-1551
目的:观察两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使用羊膜和丝裂霉素C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6例44眼青光眼患者分为HAM组和MMC组,各22眼,分别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及可调节缝线术、小梁切除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及可调节缝线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mo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nce integral,FI)、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检查。结果:在术后1mo,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引起泪膜功能的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术后3mo,使用羊膜组的泪膜功能基本恢复。使用丝裂霉素C组泪膜的损害程度明显高于使用羊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及可调节缝线术式比施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术式对术后的泪膜功能的影响更小,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瑛  高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2014-20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两者视力不同的原因。方法:分别于术后1,2wk;3,6mo,对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非糖尿病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视力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及因糖尿病所造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钠联合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7例27眼,术后随访6~22mo。结果:术前眼压46.70±9.31mmHg,术后降至20.60±7.31mmHg,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并发症1例阀门管位置欠佳,经调整后得到改善,2例前房积血,用药后吸收。结论:使用透明质酸钠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可以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36眼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联合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观察组15例17眼,对照组15例19眼,治疗1~2a。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行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铭  高媛  王晋瑛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705-1706
目的:探讨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药物难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共124例124眼,其中男51例,女73例,入院诊断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临床特征,且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21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控制眼压为21~35mmHg者51眼(41.1%),眼压36~50mmHg者37眼(29.8%),50mmHg以上者36眼(29.1%)。视力范围为光感~0.3。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继续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124例124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第2d检测眼压≤21mmHg者28眼(22.6%),眼压为22~35mmHg者60眼(48.4%),眼压36~50mmHg者25眼(20.2%),眼压>50mmHg者11眼(8.9%);激光术后视力增加3行者33眼(26.6%),2行者31眼(25.0%),视力增加1行者44眼(35.5%),视力不增加者16眼(12.9%);119眼前房深度增加(96.0%);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并发前房出血98眼(79.0%)。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37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4眼。观察随访3~9mo,眼压控制≤18mmHg者95眼,眼压≤25mmHg者24眼,眼压为26~35mmHg者5眼,未见前房积血、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能明显降低眼压,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有助于视功能保护和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以及正常人的眼压,眼脉动幅度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5例,正常人20例,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其眼压及眼脉动幅度,同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25.42±9.95mmHg,OPA为3.84±0.88mmH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23.12±5.47mmHg,OPA为3.29±0.90mmH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16.52±2.23mmHg,OPA为1.85±0.47mmHg;正常人组的平均眼压为16.31±2.67mmHg,OPA为2.47±0.80mmHg。前两组与后两组之间的眼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四组之间的OP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之间存在着弱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OPA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眼压与OPA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氩激光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氩离子激光对早期及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新生血管进行光凝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血管及结膜情况。结果:术后结膜无充血,多数细小新生血管消失,少数血管再通。翼状胬肉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结论:氩激光治疗翼状胬肉,痛苦小,疗效好,操作简单,对抑制胬肉生长、防止胬肉复发起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祺  王晋瑛  鲁铭  冯劼  胡茫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090-209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6例112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被随机分为:使用曲安奈德前房注射的研究组42例56眼和不使用曲安奈德前房注射的常规处理对照组44例56眼,观察主要的术后并发症。结果:在研究组中,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瞳孔粘连、眼压升高的发生分别为6眼(10.7%)、2眼(3.6%)、0眼、2眼(3.6%)。对照组中,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瞳孔粘连、眼压升高的发生分别为15眼(26.8%)、8眼(14.3%)、4眼(7.1%)、9眼(1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控制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对20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7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2.8kPa(1kPa=7.5mmHg)者15例,总成功率为75.0%;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55.6%,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90.9%。85.0%的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随访6个月以上者12例,总成功率为58.3%;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40.0%,而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71.4%。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术后早期低眼压,引流管内、外口阻塞,引流管接触晶体或角膜,引流管外露,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植入盘脱出。结论尽管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但仍不失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报告8例(9眼)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继发于角巩膜创口的玻璃体出血。指出:这种并发症可能于顺利的白内障手术后数月到数年发生,患者主诉常有间歇性视力丧失。强调:对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的间歇性无痛性视力丧失,临床医师应注意由于白内障创口新生血管引起玻璃体出血的可能性,应仔细对白内障创口进行房角镜检查。房角镜的激惹出血,可以帮助诊断。局部氩激光光凝,能有效地控制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