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珍 《山东医药》2003,43(26):29-29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应用宫缩剂催产素、麦角新碱。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张淑华,女25岁,因41周妊娠,胎儿宫内窘迫于99年2月3号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8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7/10kpa;入院后立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给先锋霉素6g加入液体中静滴(先锋霉素皮试阴性,青霉素皮试阳性):在静点过程中患者逐渐出现皮肤潮红、胸闷、气短,血压10/  相似文献   
3.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也称实证护理,是近几年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但也极大地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VAP的发生率为14%~38%,病死率为33%~71%,因此有必要探讨VAP的护理策略,降低和控制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水平。笔者自2009年1月-2011年8月对6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临床上,由于包块形成的原因及其内部变化千差万别,部分包块如非特异性炎症包块(以下简称炎性包块)、结核性包块和癌性包块,常发生组织坏死,此时针吸物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完整的细胞形态,性质完全不同的包块往往表现出相似的细胞学图像,极易造成误诊。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由于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率高,且不需特殊设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包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变化。方法 2004~2005年对临床诊断为血吸虫病的患者按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组)、慢性血吸虫病(慢血组)、脑型血吸虫病(脑血组)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组)分组;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应用Bazett公式计算QTc,同时对各组QTc延长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 晚血组QTc间期延长率为58.82%;急血组和慢血组分别为17.14%和5.00%;脑血组无一例延长。28例QTc延长者的血清电解质检测,晚血组20例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急血组6例中2例异常;慢血组2例无异常。结论 血吸虫病患者的QTc间期延长与临床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南充某职业技术学院2009-09-12/10-09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177例(采样确诊7例),病例波及全院3个年级,8个系,男女之比为1.49:1,临床特征以中度发热为主,体温38.1℃~39℃占病例总数(135/177)的76.27%,咳嗽占58.19%。结论该起暴发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7.
β-TG、PF4、TXB2和6-酮-PGF1α测定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β-TG、PF4TXB2和6-酮-PGF1α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β-TG、PF4、TXB2和6-酮-PGF1α指标。结果:5种疾病β-TG、PF4、TXB2指标明显增高,6-酮-PGF1α指标明显下降。结论:β-TG、PF4、TXB2和6-酮-PGF1α检测对诊断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明珍  李春 《吉林医学》2010,31(17):2730-2731
<正>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社会、文化需要而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患者自身的关  相似文献   
9.
王明珍  吴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3-1694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妇女年龄、阴道感染及其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方法:2347例受检者分为不同年龄组进行BV检测,并对BV阳性和阴性者进行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检测对比。结果:BV检测阳性率以20岁~35岁组最高(39%),其他依次为36岁~45岁组(30.2%)、45岁以上组(28.7%)、20岁以下组(9.8%);BV阳性者阴道不清洁度显著增高;霉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率显著增高。结论: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对育龄妇女进行BV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15%,近年来仍有上升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约占20%-90%。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单纯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2005—2006年我们对腹腔镜术后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Ru486)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