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缺牙在正畸临床很常见,是错殆畸形的病因之一,可造成牙弓不对称、牙列间隙、对颌牙弓拥挤、咬殆关系紊乱等一系列错胎畸形。在恒牙中,除上下第三磨牙外,先天缺牙发生的顺序为下颌切牙、上颌第二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及上颌切牙。现对23例伴下切牙缺失的错殆畸形矫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病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涎腺导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导管癌系高度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常见部位为腮腺,临床表现肿块浸润性生长,易经淋巴和血运转移,组织来源于排泄管的储备细胞,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治疗方法以局部扩大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5.
<正>颌下区囊性肿物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颌下区囊性肿物的类型较多,易于造成误诊误治,如果在术前能够明确诊断,有助于对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手术风险,减少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鼻底埋伏牙的定位作用。方法 :2011-08—2016-03期间,共收治鼻底埋伏牙38例,拔除埋伏牙54颗,术前用多层螺旋CT(MSCT)精准定位,术中参照局部解剖标志进行核对准确性。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前螺旋定位,均顺利拔除埋伏牙,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层螺旋CT对鼻底埋伏牙的定位准确,术前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8.
舌下腺囊肿是涎腺疾病中的常见病,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常见于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舌下腺囊肿临床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口内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混合型)[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金华市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分析社会因素及祖辈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金华市在园的1316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随机抽取468名受检幼儿祖辈.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 共有750名学龄前儿童有龋病发生.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祖辈看护幼儿、祖辈刷牙行为、祖辈拜访牙医时间、(外)祖父母受教育程度(P<0.05).结论 金华市3~5岁儿童具有较高的乳牙龋病发生率,对其进行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及对祖辈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均为防治龋病的重要环节,从而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就诊的口腔白斑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治疗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局部维生素AD滴剂。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组间C3、IgA、IgM、Ig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A、IgM、IgG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口腔白斑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