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我们近五年来采用避孕套作探头隔膜,使探头消毒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方法是:先将避孕套放入器械浸泡液中或高压消毒备用,用时戴无菌手套将消毒好的避孕套用注射用水冲洗后套在探头上,再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出现的问题。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MEIA法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8年MEIA法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共计失败21次,其中光路出问题10次,皮带断裂6次,样本注射器漏液2次,标准品顺序放错1次,试剂盒上机前有气泡1次,试剂盒提前变质1次。结论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减少每一步的操作误差,避免操作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按时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传统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32例脓毒症确诊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非脓毒症患者48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情况、血HBP、PCT及NT-Pro-BNP值的差异及其与脓毒症发病的关系;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检测指标对脓毒症发病的预测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HBP、PCT、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单变量的ROC分析结果显示,HBP、PCT、BNP的AUC值分别为0.749、0.757、0.703(P 0.05),其中PCT的预测效果最佳(AUC=0.757);双变量预测时,HBP联合BNP时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68);3个变量进行预测时,HBP、PCT与BNP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结论 HBP水平、BNP值和PCT值能有效帮助临床医生诊断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其中,HBP和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脓毒症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5.
进人新世纪.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目标。《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所以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无论在巩固、运用、补充知识,还是在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提高同学们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学生,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我们并没有体会到这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高效、广谱的新型天然抗菌肽,建立稳定、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家蝇免疫诱导后制成组织匀浆,经超速离心、分子筛过滤、SephadexG50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透析浓缩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K-B法鉴定抗菌活性。结果组织提取液经超速离心后,用pH6.8Tris-HCI尿素缓冲液作流动相,SephadexG50层析,收集到有明显抗菌活性的成分。再用pH6.8磷酸盐缓冲液作流动相,经RP-HPLC半制备柱进一步纯化,各成分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为18.008min处的谱峰,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用RP-HPLC分析柱显示其为单一成分,达到了色谱纯。该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MRSA)均有抗菌活性。结论建立了有效的家蝇抗菌肽分离纯化方法,纯化的家蝇抗菌肽有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BCC4(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C member 4)基因多态性rs10508022位点与ITP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75例ITP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46例糖皮质激素敏感型,29例糖皮质激素耐药型,并同期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Na Pshot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rs10508022位点基因分型,判断其与激素治疗ITP疗效的关系。结果 rs1050802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但在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敏感组和耐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且G等位基因是ITP患者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风险等位基因(OR=3.17,95%CI=1.55-6.47)。结论 ABCC4基因多态性与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有关,且G等位基因可能是风险基因。  相似文献   
8.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新认识的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诊断时需与多种疾病相鉴别。目前,IgG4-RD的治疗以激素治疗为首选,出现耐药或复发时可考虑采用生物治疗或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诊断性检验项目的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及总消耗时间(the elapsed time,TET),为APL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分别比较20例初诊APL患者确诊过程中的外周血形态及骨髓MICM(Morphology、Immunology、Cytogenetics、Molecular,MICM)分型检查的TAT,及每项实验和首次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的TET(从入院开始计时)。结果 APL诊断性检验项目的 TAT/TET分别为:外周血形态外周血形态(2.6±2.6)h/(5.8±5.5)h,骨髓形态(初步)(2.4±0.5)h/(20.6±12.3)h,骨髓形态(正式)(26.9±19.9)h/(40.4±24.9)h,免疫分型(23.5±9.1)h/(62.1±32.2)h,染色体(259.9±82.8)h/(283.1±94.4)h、PML/RARa基因为(67.4±26.4)h/(98.5±39.6)h。分别与外周血形态的TAT及TET比较,除骨髓形态(初步)的TAT无统计学差异(P=0.246)外,其他项目的 TAT及TET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ATRA首次治疗的TET为(7.0±29.1)h,与外周血形态TE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778)。结论外周血形态能较快地为APL诊断提供方向,并有利于为骨髓形态的初步报告缩短TAT,两者联合能有效地为APL的及早ATRA救治提供实验依据,从而为降低早期死亡率(early death rate,EDR)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