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07例。询问患儿监护人以及查询门诊病历系统了解患儿手足口病患病次数,分为重复发病组92例,非重复发病组715例。收集患儿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人群分类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手足口病患儿重复发病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不同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季度手足口病患儿中重复发病率为14.34%,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发病组男性、年龄<1岁、外地户口、居住地在农村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重复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户籍、居住地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市儿童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呈逐年递减和每年第3季度明显升高的特点,应对男性、首发年龄低、外来人口以及农村儿童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纲  李玉东  牛桂林 《中国保健》2007,15(11):45-47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患者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肺栓塞患者一次性静脉应用大剂量尿激酶在1h内用完,之后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7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w进行临床观察及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检查.结果本组60例患者按照疗效判断标准溶栓后治愈15例,显效19例,好转14例,有效4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溶栓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平稳,未见严重出血等副作用.而治疗1w后血气分析、核素肺灌注显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等指标明显好转.结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发病2w内尿激酶大剂量一次性静脉溶栓方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行.在某些慢性病例适当选择进行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因此,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对我院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后,使用普通流动水洗手或消毒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现况,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2002年8月1~31日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有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应查人数162人,实查人数162人,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19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73%。感染部位以皮肤感染居第一位,占63.16%。结论 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必须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及其他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玉娟  魏颖  李桂荣  牛桂林 《护理研究》2008,22(7):1849-185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或血液、体液暴露及母婴垂直传播,HIV病毒在眼部已发现存在于泪液、结膜上皮细胞、角膜上皮细胞中。虽还没有文献报道通过眼科检查和眼科设备会感染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但有研究发现AIDS病人中有30%~40%出现眼部并发症,2%病人以跟部为首发症状。所以,在跟科医疗护理工作中应采用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2005年-2007年我科共为78例确诊为AIDS眼部有临床表现的病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总结出AIDS病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防护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4-8月重症监护室入住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该重症监护室共监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406例,发生医院感染59例、68例次,感染率14.53%、感染例次率16.75%。感染患儿中,接受侵入性操作最多的项目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和留置鼻胃管等。结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使用各种插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99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38例(12.6%).其中呼吸道感染78例(56.5%).泌尿系感染31例(22.5%).其他部位感染29例(21.0%)。其发生与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有关;而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结论 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非糖尿病胃癌患者手术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术后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胃癌根治术的401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细菌培养结果及血糖水平,采用χ~2检验用于感染单因素分析,COX比例回归模型用于预后分析。结果 401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术后,126例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其中感染78例,感染率为61.9%,而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275例患者中,感染99例,感染率为36.0%,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患者(P<0.05);78例应激性高血糖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2%,革兰阳性菌占37.8%;胃癌根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感染与年龄、低蛋白和围术期用抗菌药物呈显著相关性(P<0.05);手术时间、TNM分期和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术后感染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与患者的年龄、低蛋白和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其密切相关,应激性高血糖是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率。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法对2003年1~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有住院 的患儿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新生儿数1790例,发生医院感染130例,医院感染率为7.26%;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下呼 吸道感染占29.23%,皮肤感染占26.92%,上呼吸道感染占25.38%,胃肠道感染占12.31%,口腔感染占4.62%,其他占 1.54%。结论 各种侵入性操作、早产儿活力不足、低体重出生儿、住院时间长、抗感染药物应用不合理等,是新生儿重症监护 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器械消毒和工作人员的严格无菌操作,及对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监护, 使新生儿及早获得抵抗多种感染的能力,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更好预防控制NICU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对医院2011年1-12月入住NICU>48 h的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由专职人员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1145例患儿中13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1.5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1.87%,侵入性操作以机械通气使用率较高,呼吸机使用总天数为1262 d,使用率为10.3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0.71%;不同体重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7,P<0.01),出生体重≤1000 g,医院感染率为45.45%,>2500 g患儿医院感染率为6.69%.结论 出生体重低、胎龄小、使用呼吸机,是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应重点关注;同时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也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