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式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对比新旧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患者采用改良式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由张手术(观察组),术后施予正确的护理方法,并与同期70例行传统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改良式激光微创治疗肢体静脉曲张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及医疗费用降低等优点.而对患者施予正确的护理及疗效观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实施选择性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 10例患者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 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拇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脐旁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脐旁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认真的全面观察及护理,并及时辅助康复训练。结果33例中,1例坏死,其余全部成活,皮瓣质地良好,部分皮瓣较臃肿,行皮瓣修整后外形满意。结论脐旁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肌腱外露创面的有效方法。而正确的临床护理方法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血运组织瓣移植在手部严重创伤修复术中联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45例应用有血运组织瓣移植,包括骨皮瓣、骨关节皮瓣移植及穿插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或前臂复合组织缺损,同时采用A-O外固定支架或微型支架及环棒组合骨科外固定支架行骨外固定的病例临床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手部骨、关节合并骨缺损愈合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2~18周拆除外固定器,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有血运组织移植技术及创伤骨科外固定技术,在对手部及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中疗效明显,而临床护理干预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手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及血管重建修复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46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复合皮瓣及下肢血管重建手术修复创面,重建患肢功能并进行全面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复合皮瓣移植及下肢血管搭桥重建手术后,重建血管通畅良好,远端血流明显增加;38例皮瓣全部成活,8例皮瓣边缘感染坏死,经局部换药对症治疗后疱痕愈合。结论应用显微外科复合皮瓣及下肢血管重建修复术修复糖尿病足,并综合内科治疗,可挽救患者肢体,而全面细致的护理在其康复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持续被动运动仪对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使用持续被动运动仪(CPM)对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康复组50例早期使用CPM与对照组50例未使用CPM手指功恢复结果的分析对比,总结CPM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评价。结果所有康复组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肌腱粘连机率明显减少,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使用CPM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练,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提高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被动运动仪(CPM)对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康复组100例使用CPM与对照组100例使用CPM手指功能恢复结果的分析对比,总结CPM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评价。结果所有康复组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肌腱粘连机率明显减少,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使用CPM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提高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人工血管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人工血管复合皮瓣修复濒临截肢肢体病人,分别对患肢及皮瓣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人工血管复合皮瓣全部成活,肢体活动良好.结论 采用人工血管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可重建其活力及功能.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相当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效果及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手显微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29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26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完善相关的检查及护理,术后进行严密的疗效观察,并辅助蜡疗及肌肉神经电刺激及康复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55例患者环小指的麻木症状及手指内收外展运动均得到明显改善,对内窥镜组及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进行评分,内窥镜组综合评分(13.50±2.83)分,传统手术组综合评分(13.51±2.7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肘管综合征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其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损伤,能恢复患者手指的麻木及感觉功能,而术前完善的检查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术后功能康复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实施选择性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10例患者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拇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