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和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2组产妇软产道裂伤风险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8%、2%)较对照组(80%、14%)显著降低,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2组产道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集中更换引流袋时两种不同手卫生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房600例次需要更换无菌引流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次采用每例次更换一双无菌手套的方法;观察组300例次采用戴无菌手套更换引流袋,但是在手套没有明显体液污染的情况下,每位患者之间不更换无菌手套,而只用快速手消毒液涂擦在手套表面,作用半分钟进行手套消毒。结果观察组每例次医疗成本、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引流部位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手消毒液作用半分钟消毒手套更换引流袋,既可以大大节约医疗成本,又可以加快更换引流袋的时间,而且还不会增加引流部位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PICC导管三种封管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3种封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直接采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封管,B组(30例)采用正压接头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C组(30例)采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加稀释肝素钠盐水封管。比较3组患者PICC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导管堵管发生率:A组(30.0%)分别与B组(3.3%)、C组(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A组(26.7%)分别与B组(3.3%)、C组(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组1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使用稀释肝素钠盐水封管后有出血倾向。结论采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效果好,没有安全隐患,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初产妇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选择直立、前倾、蹲、趴、侧卧和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并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采取床头抬高30°的截石位分娩,并采取传统托肛的方法保护会阴接生.观察2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39.5±19.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6±26.3)min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1.9%比80.0%、8.1%,均P<0.05).结论 初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会阴侧切率,提高产时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本科2008年8月-2009年5月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患者的资料。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沟通,进行专科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9例患者均康复,无并发症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1 d。结论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7.
脐带脱垂可分为隐性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前者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后者指胎膜破裂时脐带进一步脱至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口进入阴道内甚至是脱出于阴道口,其发生率为0.4%~10.0%[1]。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易导致严重的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  相似文献   
8.
30°会阴切开及皮内缝合术对产妇切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会阴切开方式及缝合术对产妇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52例足月妊娠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行会阴30°切开及薇荞线皮内包埋缝合术,对照组(122例)行会阴45°侧切开及羊肠线、丝线缝合术.观察两组切口撕裂伤率、出血量,术后伤口肿胀、疼痛、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阴道裂伤率32.31%,对照组为57.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良好(均P<0.01).结论 30°会阴切开及皮内缝合术对产妇会阴损伤小、切口疼痛反应轻,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有利于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30°会阴切开及皮内缝合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会阴切开方式及缝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26例来我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按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166例)行会阴30°切开及薇荞线皮内包埋缝合术,对照组(160例)行会阴45°侧切开及羊肠线、丝线缝合术,从会阴切口撕裂伤率、出血量,术后伤口肿胀、疼痛、愈合、住院时间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阴道裂伤率31.38%,对照组阴道裂伤率为57.5%,经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且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改良式30°会阴切开及皮内缝合术其对产妇会阴损伤小,切口肿胀疼痛反应轻,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有利于产妇早下床活动,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科质量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分娩的100例经会阴左侧切开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产妇产后3d采取向健侧卧位休息;B组产妇产后3d采取自由体位休息。结果:经住院5d护理观察表明,两组会阴切口的愈合及产妇的舒适度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P〈0.001)。结论: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产后采取健侧卧位休息有利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可减轻产妇的痛苦,并有利于子宫复旧,避免造成子宫后倾后屈。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