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65,自引:0,他引:165  
解颖  沙儒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62-364
病案中护理记录的质量评价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为了配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的要求 ,通过对护理记录写作质量的检查 ,分析护理记录写作中违反科学精神的缺陷 ,探讨护理记录缺陷的成因与干预对策。提出 :提高护理记录写作质量迫在眉睫。通过对护理记录缺陷进行反馈 ,针对性地举办讲座 ,提高护理记录写作的科学性 ;通过普法教育 ,增强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中重要举证作用的认识 ,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群体对护理记录的原始性、科学性、完整性的主动负责精神和自觉维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纤维结肠镜和直肠指诊对判定直肠癌距肛缘距离准确性,探讨其可能的矫正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行Milse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经直肠指诊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指诊距离”)、纤维结肠镜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肠镜距离”)及术后新鲜标本测得的癌肿距肛缘距离(简称“实际距离”)将指诊距离分为两组A组29例:指诊距离≤4cm;B组35例:7cm≥指诊距离〉4cm,分别与实际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镜距离与实际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指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B组指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实际距离=指诊距离×1.3-1结论:指诊距离相对于肠镜距离能更准确的反映实际距离;A组指诊距离能较好反映实际距离,B组应用矫正公式后可相对准确的推算实际距离。  相似文献   
3.
317例癌症病人身心需要的调查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确定癌症病人的需要以及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探讨癌症病人需要帮助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癌症病人需要调查问卷(SCNS)对317例第一诊断为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个需要领域中,癌症病人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最多,需要得到帮助的程度也最高,其次是心理需要、生理与日常生活需要.病人的年龄、健康状态、诊断与治疗方式是癌症病人需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癌症病人在多个领域有较多的需要,提示目前社会及医务人员对癌症病人的支持效果未能令人满意,病人的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5.
1 开展换位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步骤1.1 引导阶段。教师根据教学提纲 ,将教学单元中与开展换位教学实验课相关联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总体介绍 ,使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 ,提出自学要求、注意事项等。1.2 自学阶段。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 ,根据自学提纲要求 ,按教材规定的内容 ,在实验室内 ,在没有教师讲授、示范操作的情况下 ,完成实验操作自我训练过程。1.3 辅导与答疑阶段。该阶段与自学阶段交叉平行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实行课堂巡视 ,以便启发诱导学生自我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由实习小组内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担…  相似文献   
6.
胃肠肿瘤患者饮食行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儒  刘静  解颖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613-614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饮食行为特征,为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肿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饮食行为量表对2006年7—9月首次诊断为消化道肿瘤且收入外科病房的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和习惯的调查,同期以医务人员作为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医务人员在吸烟、饮酒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每日食用主食、新鲜蔬菜、水果、肉、鸡蛋、牛奶、坚果的量及饮水的量均低于医务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喜食热食、烫食、咸食、甜食、睡前进食、吃夜餐等饮食习惯上与医务人员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饮食行为与正常人群有不同之处,有待于通过饮食健康教育来提高人们对饮食和肿瘤发生关系的认识,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理压力的评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描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模式为理论框架,在Carr、Power和Connelly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压力评估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进行压力源调查与评估.结果①病人的压力评估在中等水平,其中与社会有关的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均值高于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和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②在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疼痛”(100%),而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是"不确定的术后结果”(3.12±0.88);③在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同其他病人共住一房间”(75%);④在与社会有关的压力源中,"必须依赖他人”和"担心经济问题”被评估为重度压力,而"必须依赖他人”(3.24±0.87)被评估为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本研究可为临床护士提供有关压力来源及压力程度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我校通过对新护士上岗前进行集中培训,采用以典型引路的示范式方法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以灌输为途径的强化式方法进行忠于职守、遵章守法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的渗透式方法激发护生的思想动力等方面的内容,使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塑工程别具新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