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和疗效,建立综合康复医疗体系。方法:将356例0~9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功能训练前或后施以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整体康复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综合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按摩、运动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瘫2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 35 6例 0~ 9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 ,治疗组在功能训练前或后施术针刺、穴位注射、推拿 ,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 ,观察整体康复疗效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针刺、穴位注射、推拿、运动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最佳方法之一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康复体系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目前中国儿童康复医疗机构数量少,同时很多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为了能提高这些息儿的疗效,探讨不同年龄组及家长参与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双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痉挛性双瘫患儿89例。根据年龄分为《3岁组和&;gt;3岁组;并根据家长参与情况分为参与组和不参与或不规则参与组。全部患儿均采用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肌张力缓解的情况。结果 ≤3岁组总有效率95%,&;gt;3岁组总有效率72%,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30.26,P&;lt;0.01)。家长参与组总有效率为89%,家长不参与或不规则参与组总有效率为46%,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5.44,P&;lt;0.01)。结论 不同年龄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家长有规律的参与康复训练有助于肌张力的缓解,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或肺段切除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介入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7例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中发生骨折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原因包括运动师手法、力度不当及儿童不配合以及家长训练方法不当等,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采用教育干预、技术干预、经济干预及管理者人性化作用和加强家庭训练指导,认为提高康复治疗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可有效地降低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气泡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气泡浴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21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118例、对照组92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功能训练、针灸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泡浴,每天1次,2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评估(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和关节活动度测量,了解肌痉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5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4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8.2%,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泡浴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痪患儿的肌张力。  相似文献   
7.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治疗组(n=2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中D项和E项评定。结果两组患儿GMFM-88中D项和E项评分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可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与运动能发育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运用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54例以康复功能训练为主治疗.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法,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之总分;3个疗程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肌张力、GMFM评分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GMFM评估总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提高其运动能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训练配合医院门诊治疗对痉挛性双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 例痉挛性双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运动、按摩、神经肌肉电刺激、熏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家庭康复训练,于治疗12 周后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治疗后2 组患儿的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大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2000年1月~2002年6月的徐动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10例,所有患儿均伴有构音障碍,经过半年~2年不等的治疗时间,现将对该类患儿在言语治疗时的方法与体会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确诊为徐动型脑瘫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为3~12岁,智力水平均在3岁以上,对言语的理解能力接近实际年龄,表达能力较差,表现为吐词不清,约20%~80%的言语外人听不懂、言语不连贯,常有停顿、讲话时面部有怪相、身体姿势异常等。构音障碍的评价采用由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改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犤2犦,评定结果显示,每一位患儿均存在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