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3~78个月,19例结果良好,6例结果差(3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大多数结果良好。不同类型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技术和对脊髓保护的意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神经节苷脂GMl对大鼠脑液压伤后行为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液压伤后GM1与学习记忆、脑内一氧化氮、突触素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液压损伤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损伤组和对照组.观察伤后学习记忆改变,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突触素和海马、皮质及基底节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成绩高于损伤组,NOS、NO明显降低,治疗组海马CA1区突触素显著增多,皮质、海马和基底节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GM1能减少海马和皮质细胞凋亡,可能有利于促进脑损伤后神经行为和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研究证实,脑损伤后内源性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含量可明显降低,给予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对减轻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中度脑损伤后早期(伤后30min)给予不同剂量的GM1对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EAAs)和大脑半球含水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有效地应用GM1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HICH)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起病急,危害大。有关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在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回顾分析我科1994年1月~2000年5月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7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性别年龄:73例中男 53例(71. 2%);女 21例(288%)。年龄从35岁~84岁,其中35~59岁27例(37.0%);60~69岁33例(45.2%);69~84岁13例(17 .8%)。1.1.2意识情况:所有患者治疗前的意识情况,根据 GCS评分分为 3…  相似文献   
5.
脑室腹腔合流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INPH)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标准。方法:应用二级预测试验,作为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标准,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INPH25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出现分流管排异反应、分流管堵塞、感染等现象。随访1~4年,总体改善率达92%。结论:应用二级预测试验,作为选择手术的标准,具有良好的阳性预测率,在临床上可靠易行。根据脑脊液压力选择分流管类型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标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微创清除血肿,术后用纤溶药物溶解引流残留血肿,并随机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传统常规开颅56例相比较,按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分为3组:(1)≤6h(12例);(2)6-24h(65例);(3)〉24h(45例),比较近期疗效(1个月)和远期疗效(6个月)。结果:小骨窗组优良E例,常规开颅组优良%34例(P〈0.05);〈6h组和〈24h组手术后疗效与评定〉24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正确地选择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膜瘤的瘤周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竹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否参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病理过程。方法20例脑膜瘤,术前头颅磁共振(MRI)检查,计算出水肿指数,脑膜瘤标本行病理分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中VEGF的表达,分析瘤周脑水肿、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病理类型等因素与肿瘤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脑膜瘤VEGF的表达仅与肿瘤瘤周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是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透明细胞脑膜瘤(clear cell meningioma,CCM)在脑膜瘤的15个亚型中较为少见,200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II级肿瘤,占脑膜瘤的占2%。CCM与其他脑膜瘤的区别在于,CCM具有侵袭性、易复发、可随脑脊液播散[1-2]。CCM好发于年轻人,多见于桥小脑角和脊髓,但颅内幕上不是其好发区域,现报告1例幕上凸面的CCM,为CCM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了63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肿瘤病例(髓外硬膜下39例,髓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5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随访57例、随访期1~78个月,51例结果良好,6例结果差(3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结果较好。不同类型的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技术和对脊髓保护意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的凋亡和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明确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Survivin在91例脑胶质瘤、20例颅内良性肿瘤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和凋亡的关系。用CD34标记及图像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结果Survivin在脑胶质瘤(WHO分级)中阳性率35?91(38.5%),随着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检出Survivin的阳性率就越高,其中I~II级为6?41(14.6%),III级为12?27(44.4%),IV级为17?23(73.9%)。III级以上恶性脑胶质瘤Survivin表达阳性显著高于II级以下脑胶质瘤(P<0.01)。20例颅内良性肿瘤仅1例表达(5%);Survivin表达强度和CD34标记及图像定量分析的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Survivin阳性比Survivin阴性患者术后生存期缩短(P<0.05)。结论Survivin对脑胶质瘤发生、恶化可能和抑制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