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孤立性三尖瓣脱垂并发室上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5 7岁 ,反复心悸二年入院 ,心悸发作时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9岁时发现心电图有右心室大表现 ,多次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大。查体未见阳性体征。我院经胸及食道超声心动图示右心系统大 ,三尖瓣隔瓣收缩期脱向右心房 4mm。彩色血流显示三尖瓣少量反流。超声诊断 :三尖瓣脱垂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右心造影排除其它 ,主治医师 ,从事心脏超声工作。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 :1先心病 ,孤立性三尖瓣脱垂 ,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2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成功。讨论 :三尖瓣脱垂的原因不明 ,因常合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B超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0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渍疡急性穿孔的56例患者的资料,同时用B超和X线进行检查,手术探查并确诊治疗,分析B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手术探查确诊,用X线进行检查的准确率约为71.43%,而用B超进行检查的准确率约为96.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B超进行检查时的所得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更高,而且能够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在临床检测中进行推广,而将传统的X线检测方法作为辅助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在体内的溶栓效应,并探讨其与尿激酶的协同作用。方法 13只健康犬建立血栓模型,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和微泡组,给予相应的治疗,应用超声多普勒,X线血管造影对血管的再通率进行评价,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各组溶栓效果。结果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尿激酶组与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均为100%,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再通等级优于尿激酶组。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股静脉管腔完全梗阻,血管壁见附壁血栓。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股静脉管腔内部部分融通,局部区域内皮细胞脱落。结论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有一定的溶栓效应,与尿激酶共同应用,可以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40岁。因心悸、胸闷 12年 ,加重伴气短 2 0余天入院。查体 :心界无扩大 ,心率 80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心影形态、大小正常。经胸及经食管超声检查 :各房室腔无扩大 ,心腔内无异常回声 ,左室心尖部呈囊袋状向外膨出 ,直径约 3.5cm ,囊袋壁可见心内膜、心肌及心外膜三层结构 ,收缩力明显减弱 ,其内未见血栓样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囊袋内血流暗淡 ,血流方向紊乱 (图1)。诊断 :左心室憩室可能性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走行正常 ,血管壁光滑无狭窄…  相似文献   
5.
Tei指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分别对2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34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NC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标准心尖四腔观及主动脉短轴观三尖瓣血流和肺动脉瓣血流进行分析,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HOCM患者与HNCM患者的右室加速时间与右室射血时间比值(ACT/RV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右室射血时间(RVET)以及二组的Tei指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患者的Tei指数显著增大(P<0.001),ICT延长(P=0.001),IRT延长(P<0.001),RVET明显缩短(P<0.001);ACT/RVET显著增大(P=0.006)。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CM患者的Tei指数显著增大(P<0.001),ICT延长(P=0.03),IRT延长(P<0.001),RVET明显缩短(P=0.005);二组的ACT/RVET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④Tei指数与IRT、ICT、(IRT+ICT)、ICT/RVET间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65,0.516,0.956,0.697,P<0.001),Tei指数与RVET间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59,P<0.001)。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室的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观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经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用药前和用药后10分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n=33)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n=26)患者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并监测用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流出道(LVOT)明显增宽(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明显下降(P<0.05),EF值无明显变化(P>0.05);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能够快速改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压力阶差,明显降低两组的血压、心率,影响其血流动力学;而对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无明显作用,对两组的收缩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技术(AQ)评价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患者右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方法应用声学定量技术分别对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2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35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NC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的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观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右室峰值快速充盈率与右房峰值快速充盈率之比(PRFR/PAFR)、右室快速充盈容积与右房收缩充盈容积之比(RF/AF)明显减低(P〈0.05)。而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EF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Q为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右室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二尖瓣形态学改变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相关性的研究来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方法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31例和20例正常对照。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二尖瓣关闭点心尖方向、前后方向位移,前后叶的关闭角度和活动度及二尖瓣反流量。结果二尖瓣关闭点心尖方向、后向位移增加和前叶受牵拉增强是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是由于二尖瓣前后叶同时受到增强牵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二尖瓣形态学改变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再发机制。方法连续对31例行二尖瓣环成形术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标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指标包括:二尖瓣关闭点心尖方向、前后方向位移,前后叶的关闭角度和活动度。结果31例患者二尖瓣环成形术后6例再发二尖瓣反流。后叶受牵拉增强是术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再发是前后叶同时受累,后叶受到的牵拉程度明显增强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亚甲蓝多点标记,切除触诊阴性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 对66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术前1h在超声引导下,用亚甲蓝对肿物及肿物四周行多点定位注射,然后通过手术准确地切除肿物.术后1个月时,超声复查有无残留或误切.结果 66例患者的78个肿物,均准确切除,无残留和误切.结论 超声引导亚甲蓝多点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便于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