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智饮对β-淀粉样肽(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方法: Aβ1-42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益智饮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Aβ蛋白表达情况;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羟自由基抑制率。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益智饮高、中、低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以高剂量组最优;高、中剂量组脑组织内Aβ聚集表达减少。益智饮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1);高、中剂量组的羟自由基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 结论: 益智饮能较好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内Aβ的聚集。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升高SOD的活性和抑制羟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疸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肝移植术后并发的黄疸直接影响移植肝的功能,同时也是影响多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许建阳教授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的黄疸有独到见解。认为肝移植术后并发黄疸的病机主要为湿、热毒和术后并发的黄疸有独到见解。认为肝移植术后并发黄疸的病机主要为湿、热毒和瘀交结。并根据病因病机自拟田基黄合茵陈蒿汤加减。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康乐胶囊对子宫肌瘤的防治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给大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分别给予米非司酮(MFST)、桂枝茯苓胶囊(GZFL)作对照,给予妇康乐胶囊(FKL)低、中、高剂量作治疗,分别检测相关指标:子宫卵巢系数、凝血功能、子宫ERα和PR表达。结果:FKL胶囊可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增生,拮抗雌、孕激素,抗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和凝血酶时间,能显著改善凝血。结论:FKL胶囊对子宫肌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双合谷、双太冲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理申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治疗结束,所有大鼠均进行水迷宫试验后处死取脑组织匀浆检测SOD活性、MDA及羟自由基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1),SOD活性升高(P〈0.01),MDA及羟自由基含量降低(P〈0.01);与安理申组比较,针刺组的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及羟自由基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刺双合谷、双太冲能明显缩短水迷宫学习时间,提高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SOD活性,清除MDA及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6.
许建阳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1994年成都中医学院针推专业博士毕业,1997年成为首批中医博士后。从师全国著名针灸学家邱茂良、杨介宾教授。现担任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兼任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潜在靶点及分子机制,为揭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网络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获取血必净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通过ETCM、TCMSP及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CTD及OMIM数据库获取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靶点;整合分析获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的互作关系;通过Enrichr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最后采用iGEM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血必净注射液中活性成分30个,可作用于222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其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17个核心成分与18个核心靶点,主要作用于甲型流感,NF-κB、HIF-1及VEGF等信号通路。发现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及丹酚酸B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其治疗COVID-19潜在网络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角度研究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多维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提取杜仲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20%和类药性(DL)≥0.1筛选活性成分,通过该数据库提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CTD在线分析平台挖掘靶点相关疾病,最后采用DAVID分析靶点关联的主要生物通路,获取杜仲的多维药理机制。结果:通过筛选获得绿原酸甲酯、原儿茶酸、桃叶珊瑚苷、槲皮素、羟基亚甲基丹参酮、表奎尼丁、β-谷甾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22个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作用于靶点219个,其中核心靶点有ESR1、CA2、DDP4等;这些成分可治疗乳腺肿瘤、高血压、炎症等相关疾病454种,涵盖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11大类疾病;这些成分可作用Pathways in cancer、Calcium signaling、Hepatitis B等30条通路。进一步发现杜仲中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治疗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作用。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预测了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多维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沙  段灿灿  晏仁义  张建永 《中草药》2018,49(15):3471-348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半枝莲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类药五原则筛选活性成分,经分子对接获得半枝莲活性成分的靶蛋白并于CTD数据库中获得靶点相对应的疾病,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分子-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同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库(DAVID)对靶点进行生物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半枝莲中有72个活性成分可与14个以上的肿瘤相关靶蛋白相互作用,半枝莲临泉生物碱D、barbatellarine E、半枝莲碱A等在内的二萜类成分是半枝莲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网络分析显示,半枝莲主要活性成分可作用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碳酸酐酶2(CA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视黄酸α受体(RXRA)等关键靶蛋白,参与调控VEGF信号通路、FcεRI信号通路以及Fox O信号通路。结论半枝莲可通过抗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发挥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九香虫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九香虫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CTD、Digsee数据库,获取肾损伤等相关靶点,整合分析获取九香虫肾保护靶点。采用String分析蛋白质的互作关系,通过Enrichr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最后采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九香虫活性成分93种,可作用于288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成分49种、核心靶点36个,主要作用通路91条。结论阿斯吡嗪、亚麻酸、1,2-脱氢-N-乙酰基多巴胺及NOS3、ALOX5、HDAC4、RELA等可能是九香虫肾保护作用的潜力成分与靶点,其机制可能与肾素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花生四烯酸代谢、VEGF信号通路、精氨酸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