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航天环境中,失重对骨质代谢的影响被认为是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之一。目的:探讨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影响,拟揭示该方对抗骨丢失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材料:实验于1997-04/12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完成。选择SD乳鼠。药物:强骨抗萎方(熟地、骨碎补、龟板、怀牛膝等)。方法:乳鼠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分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失重模型、强骨抗萎方大(2.0%)、中(1.0%)、小(0.5%)剂量5组。置回旋器,30r/min,连续回旋60h模拟失重,观察该方对回旋12,30,60h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生成及碱性磷酸酶基因转录水平(mRNA)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强骨抗萎方对体外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纳入的15只乳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中无脱失。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骨细胞在回旋12,36,60h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其中12,60h时差异显著l(45.0l&;#177;12.50),(96.18&;#177;12.34);(13.17&;#177;5.33),(137.36&;#177;137.86)nkat/L.P〈0.05],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低微;骨钙素活性均减低,60h时差异显著[(30.3&;#177;2.75),(42.0&;#177;10.0)μg/L 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不同剂量组于回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60h的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143.70&;#177;123.86).(54.5l&;#177;13.17);(156.53&;#177;133.69)nkat/L,P〈0.051;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活性也较高;但骨钙素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能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功能,缓解其分化抑制状态,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尾吊 - 30° 2 1d模拟失重 ,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胫骨干的骺端骺板、骺板下 3mm处骨皮质及骨膜厚度的影响 ,并进行胫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尾吊大鼠胫骨干的骺端骺板和骺板下 3mm处的骨皮质均变薄 (P <0 .0 1或P <0 .0 5 )。组织学观察显示 ,骨皮质内未钙化的基质多 ,包埋在基质中的骨细胞数量少 ,且较幼稚 ;成骨细胞少且小 ;破骨细胞多而大 ;横截面哈佛系统不规则。超微结构提示成骨细胞功能低下 ,而破骨细胞功能活跃。与模型组比较 ,中药复方大、中、小各剂量组胫骨干的骺端骺板和骺板下 3mm处的骨皮质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其形态也比较接近正常。结论该方可改善大鼠因尾吊引起的骨形态学的异常改变 ,使其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
头低位(-6°)卧床对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头低位(-6°)卧床对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某些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6名健康男性青年头低位(-6°)卧床6d,卧床前1d、3d、6d各采血一次,测定免疫指标。结果卧床3d,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产生明显降低(P<0.05),NK细胞(naturalkilercel,NK)杀伤活性明显增强(P<0.05),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receptor,IL2R,又称CD25)表达功能均呈降低趋势。卧床6d,IFNα产生和NK杀伤活性均恢复至卧床前的水平,IFNγ产生和CD25则明显降低(P<0.05)。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的产生则逐渐降低,而IL6的产生则逐渐增加。结论头低位(-6°)卧床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自由活动对照组、悬吊对照组、悬吊中药大(30g/kg)、中(20g/kg)、小(10g/kg)剂量共5组。后3组给予中药灌胃“强骨抗萎方”(1ml/kg),实验期21d。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骨生物力学、矿盐合量、骨密度、骨钙素(BGP)的作用。结果 悬吊大鼠中药组骨生物力学性能各指标、骨密度、骨矿合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BGP合量增高,骨组织BGP合量有增高趋势。结论 “强骨抗萎方”可以有效改善失重状态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骨密度,促进骨矿盐的沉积,减少骨丢失。  相似文献   
5.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拟揭示该方对抗骨丢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分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 ,体外培养后 ,分为正常对照、失重模型、强骨抗萎方大剂量 ( 2 .0 % )、中剂量 ( 1.0 % )和小剂量 ( 0 .5 % ) 5组。置回旋器 ,30r/min ,连续回旋 6 0h模拟失重 ,观察该方对回旋 12h、36h和 6 0h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和骨钙素(BGP)生成及ALP基因转录水平 (mRNA)的影响。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成骨细胞在回旋 12h、36h和 6 0h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中的ALP活性均明显降低 ,其中 12h和 6 0h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且ALPmRNA表达低微 ;BGP活性均减低 ,6 0h时差异显著 (P <0 .0 5 )。与模型组比较 ,中药复方不同剂量组于回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的AL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P <0 .0 5 ) ;ALPmRNA表达活性也较高 ;但BGP活性无明显变化。 结论 该方能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功能 ,缓解其分化抑制状态 ,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强骨抗萎方对尾悬吊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大鼠 5 1只尾吊 - 30° 2 1d模拟失重 ,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等指标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悬吊大鼠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 (P <0 .0 1 ) ,全血还原粘度及全血粘度明显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 (P <0 .0 1 ) ,最大变形指数降低 (P <0 .0 1 ) ,最大聚集指数增加 (P <0 .0 1 )。该方不同剂量显示了不同的作用。低剂量组 ( 1 0 g/kg)可降低各个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粘度和全血粘度 (P <0 .0 1或P <0 .0 5 ) ,以及异常的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最大聚集指数 (P <0 .0 1 ) ;中剂量组 ( 2 0 g/kg)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 (P <0 .0 1 ) ;高剂量组 ( 30g/kg)可降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粘度和全血粘度 (P <0 .0 1或P <0 .0 5 ) ,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 (P <0 .0 1 ) ,并可升高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 (P <0 .0 1 )。结论该方具有改善尾吊大鼠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航天环境中,失重对骨质代谢的影响被认为是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之一.目的探讨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影响,拟揭示该方对抗骨丢失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材料实验于1997-04/12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完成.选择SD乳鼠.药物强骨抗萎方(熟地、骨碎补、龟板、怀牛膝等).方法乳鼠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分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失重模型、强骨抗萎方大(2.0%)、中(1.0%)、小(0.5%)剂量5组.置回旋器,30 r/min,连续回旋60 h模拟失重,观察该方对回旋12,30,60 h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生成及碱性磷酸酶基因转录水平(mRNA)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强骨抗萎方对体外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纳入的15只乳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中无脱失.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骨细胞在回旋12,36,60 h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其中12,60 h时差异显著[(45.01±12.50),(96.18±12.34);(13.17±5.33),(137.36±137.86)nkat/L,P<0.05],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低微;骨钙素活性均减低,60h时差异显著[(30.3±2.75),(42.0±10.0)μg/L,<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不同剂量组于回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60 h的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143.70±123.86),(54.51±13.17);(156.53±133.69)nkat/L,P<0.05];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活性也较高;但骨钙素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能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功能,缓解其分化抑制状态,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甲状旁腺及肾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强骨类方剂对抗失重骨丢失的作用机制,及对尾吊大鼠甲状旁腺及肾组织的影响。方法用50只SD大鼠尾吊-30°21d模拟失重,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肾线粒体膜流动性、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腓肠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的影响,并对其甲状腺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尾吊组大鼠肾线粒体膜偏振度、微粘度和LPO均有升高趋势,SOD无明显变化;肾Na-K-ATP酶和腓肠肌CPK活性均有增加趋势。与尾吊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小剂量组肾线粒体膜偏振度、微粘度均有降低趋势;大剂量组LPO明显降低(P<0.05);大中小各剂量组肾组织SOD、Na-K-ATP酶、中小剂量组腓肠肌CPK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尾吊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特别是甲状旁腺处于较强的分泌功能状态,中药复方小剂量可使甲状腺功能状态接近正常。结论强骨抗萎方可调节尾吊大鼠甲状旁腺和肾组织的功能,维持骨和血清钙的平衡,从而有效对抗失重骨丢失。  相似文献   
9.
强骨抗萎方对骨细胞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尾吊-30&;#176;21d模拟失重,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沉、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等指标的作用。结果:悬吊大鼠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lt;0.01),全血还原黏度及全血黏度明显增加(P&;lt;0.01或P&;lt;0.05),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P&;lt;0.01),最大变形指数降低(P&;lt;0.01),最大聚集指数增加(P&;lt;0.01)。该方不同剂量显示了不同的作用。低剂量组(10g/Kg)可降低各个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以及异常的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最大聚集指数(P&;lt;0.01);中剂量组(20g/kg)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P&;lt;0.01);高剂量组(30g/Kg)可降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P&;lt;0.01),并可升高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P&;lt;0.01)。结论:该方具有改善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及相关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骨及相关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为失重骨丢失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大鼠尾吊 - 3 0° 2 1d模拟失重 ,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清钙 (Ca)、磷 (P)、血清和骨组织骨钙素 (BGP)、骨羟脯氨酸 (Hyp)、血清、小肠和骨组织碱性磷酸酶 (ALP)等生化指标的作用。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悬吊组大鼠血清Ca降低 (P <0 .0 5 ) ,P有降低趋势 ;血清、骨组织BGP均减少 (P <0 .0 5 ) ;骨Hyp含量减少 (P <0 .0 5 ) ;血清、小肠和骨组织ALP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与悬吊组比较 ,中药复方不同剂量显示了不同的作用。该方各剂量组 (3 0 g/kg ,2 0 g/kg ,1 0 g/kg)血清Ca、P均呈不同程度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血清、骨组织BGP含量均增高或有增高趋势 (P <0 .0 5 ) ;中、小剂量组骨Hyp含量增加 (P <0 .0 5 ) ;骨和血清、小肠组织AL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强 ,但仅有小剂量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该方具有改善尾吊大鼠骨及血清、小肠等相关组织生化指标的作用 ,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