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晨  张树波  武英蕾 《河北医药》2009,31(13):1634-1634
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已广泛用于各科手术麻醉。我们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进行静吸复合麻醉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分别与地佐辛联合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宫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35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8μg/kg泵注10 min后以0.2~0.6μg/(kg.h)维持,P组给予1%异丙酚1.5 mg/kg静脉注射后以4~6 mg/(kg.h)维持,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3~4分。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宫缩痛程度和镇静评分。结果麻醉诱导后2 min(T1)、扩宫颈时(T2)、膨胀宫腔后1 min(T3)P组MAP、SpO2低于D组,RR慢于D组(P<0.05);手术结束时(T4)时P组MAP高于D组(P<0.05)。P组睁眼时间和正确执行指令时间明显长于D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D组(P<0.05)。P组术后宫缩痛重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镇痛效果好,宫缩痛少而轻,苏醒及定向力恢复快,无呼吸抑制,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上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肥厚黄韧带的形态学与组织学方面的研究,而对于黄韧带肥厚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病因学意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尤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的研究甚少.目的:通过在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探讨腰椎黄韧带变性、肥厚的病因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2008/2009腰椎管狭窄症和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各25例,比较2组患者黄韧带中自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程度及黄韧带中3种炎性因子阳性表达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黄韧带中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程度比较,腰椎管狭窄症组明显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1).提示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在椎管狭窄症肥厚黄韧带中的表达呈相对一致性,有80%左右均明显增高.黄韧带变性、增殖、肥厚,也是无菌性炎性因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延迟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96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消化道延迟反应改善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4.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延迟反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的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创伤也相应增加。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是创伤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探讨创伤与休克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及抢救方法,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对创伤性休克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临床上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肥厚黄韧带的形态学与组织学方面的研究,而对于黄韧带肥厚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病因学意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尤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的研究甚少。 目的:通过在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探讨腰椎黄韧带变性、肥厚的病因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 方法:选择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2008/2009腰椎管狭窄症和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各25例,比较2组患者黄韧带中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程度及黄韧带中3种炎性因子阳性表达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黄韧带中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程度比较,腰椎管狭窄症组明显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 < 0.01)。提示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在椎管狭窄症肥厚黄韧带中的表达呈相对一致性,有80%左右均明显增高。黄韧带变性、增殖、肥厚,也是无菌性炎性因子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变性肥厚;细胞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