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及相关解决办法.方法 重新抽取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EDTA-K2·NaF抗凝,1h后用Byer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测定值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最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用EDTA-K,·NaF抗凝血检测;若存在大血小板和小血小板干扰仪器检测时,须进行手工推片染色镜检和手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革兰染色三步法在痰液涂片找真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直接镜检法为对照方法,通过自我设计实验和临床实验检测对革兰染色三步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自我设计实验中,直接镜检法真菌数为3~6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97.5%,真菌数为1~3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85.0%,真菌数为0~2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80.0%;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数为3~6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100.0%,真菌数为1~3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100.0%,真菌数为0~2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97.5%.临床实验中,直接镜检法真菌的检出率为27.38%,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检出率为36.31%.结论 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检出率比直接镜检法高,更适合临床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4家分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大学城分院、芳村分院)嗜麦芽窄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Kirby-Bauer纸片法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科室分布最多的是ICU和呼吸科,分别占45.1%和30.5%.临床标本来源最多的是痰,占81.7%.感染者年龄60岁以上的占80.5%.该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2008年为97.7%,2009年为98.2%,2010年为98.8%;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次之,2008年为95.5%,2009年为96.8%,2010年为96.2%;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2008年为92.1%,2009年为93.6%,2010年为92.4%.结论 该菌天然高度耐药,临床一旦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足量联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体外大量扩增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方法,并分析其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从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中诱导产生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ol/Lature DCs,imDCs),6 d后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进一步刺激产生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Cs,mDCs)。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mDCs、mDCs的CD11c、MHCⅡ、CD86、B220的表达。同时检测imDCs、mDCs刺激近交系BALB/c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结果:(1)每只小鼠的双侧股骨可以得到(4.0~6.0)×106个DCs;(2)CD11c、MHCⅡ、CD86、B220的表达率在imDCs和mDCs分别为(71.67±1.53)%、(25.67±2.08)%、(7.67±1.53)%、(9.00±1.00)%;(81.67±1.53)%、(55.67±3.06)%、(45.33±2.08)%、(8.00±1.00)%,其中imDCs、mDCs的CD11c、MHCⅡ、CD86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DCs的B220均为低表达;(3)成熟DCs具有很强的刺激近交系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联合应用GM-CSF、IL-4可从小鼠骨髓中诱导扩增大量DCs;诱导产生的DCs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11chiMHC-Ⅱ+B220-,总体与常规DCs(conventional DCs,cDCs)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配制精浆生化质控品选择最佳稳定剂并对配制的质控品进行多项性能评价,以期获得结果稳定的精浆生化质控品。方法用三种不同稳定剂配制方案(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氯霉素)进行质控品配制,通过精浆生化检测项目(包括中性α-葡萄糖苷酶、柠檬酸、果糖、锌)进行质控品的性能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稳定剂方案。结果均匀性试验中显示,F2.39(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0.3δ准则分析显示,以乙二醇为稳定剂制备的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质控品SS0.3δ,存在瓶间差异;其余质控品SS0.3δ,无瓶间差异。稳定性试验显示,配制质控品t2.57(临界值),稳定性较好。常规质控监测显示,3种方案的月质控数据均匀分布在±3s范围内,CV值的变化也均在15%以内,其中丙二醇组CV值最小,均小于10%。结论加入乙二醇的质控品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的水平存在瓶间差异,可能是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加入丙二醇的质控品各项目检测的稳定性最佳,三种质控品性能评价结果均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 Bio-Rad VariantTM Ⅱ血红蛋白分析仪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检测模式中 P2峰面积对糖尿病患者的筛选价值。方法选择高、低2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新鲜血样本对 Bio-Rad VariantTM Ⅱ血红蛋白分析仪 P2峰面积进行精密度评价。选取84例 EDTA-K2抗凝血样本,以 HLC-723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以 Bio-Rad VariantTM Ⅱ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试验仪器,将 Bio-Rad VariantTM Ⅱ测定的 P2峰和(P2+X)峰的面积比例分别与 HLC-723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的HbA1c 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判断2台仪器测量结果的偏差是否可以接受。结果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0.91%和0.94%,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1.03%和2.22%。参比仪器与试验仪器 HbA1c 结果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1=0.9758X -0.332(r2=0.9638)、Y 2=1.0029X -0.1057(r2=0.9580),相关性良好。单独 P2峰的面积与 HLC-723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 HbA1c 结果的回归方程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而(P2+X)峰得到的回归方程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Bio-Rad VariantTM Ⅱ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P2+X)峰面积的结果与 HLC-723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 HbA1c 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在地贫检测模式中通过观察(P2+X)峰的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筛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性能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质量保证。方法 参考国家相关卫生行业标准(WS/T 420-2013),通过收集2019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34例无脂血、无黄疸、无溶血的肝素锂抗凝标本并设计试验,采用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重复标准差Sr为0.01、0.59,期间标准差Sl为0.01、0.57;与比较方法相对偏移¯brel为19.01;在0.10~36.81 μg/L内,R2=0.997 9。均在说明书范围内。结论 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主要分析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对狼疮性肾炎(LN)疾病活动度及其肾损害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和我院收治的LN患者150例作为LN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比较所有患者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LN疾病活动度、肾损害情况,分析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对LN疾病活动度及其肾损害的作用。结果 LN组血清mi R-145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LN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疾病活动度LN患者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mi R-145水平方面,肾损害晚期LN患者明显低于中期患者,中期患者明显低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酸水平方面,肾损害晚期LN患者明显高于中期患者,中期患者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 R-145、血尿酸水平与LN疾病活动度无关,但与LN发生及其肾损害有关,血尿酸可能参与患者肾组织的损害,血清mi R-145则可能参与患者肾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及相关解决办法.方法 重新抽取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EDTA-K2·NaF抗凝,1h后用Byer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测定值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最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用EDTA-K,·NaF抗凝血检测;若存在大血小板和小血小板干扰仪器检测时,须进行手工推片染色镜检和手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