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0例Smith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采取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分析80例锁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中医辨证施护组40例。结果:中医辨证施护组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前者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模式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科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14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住院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满意度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骨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快了骨折患者的骨骼愈合和功能恢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动静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纳入马蹄内翻足患儿24例共38足,采用中医手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动静结合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ICFSG评分、X线正侧位片距跟角。结果:治疗后ICFSG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线正位片距跟角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线侧位片距跟角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动静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利于改善患足外观及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中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常作为辅助手段,然而其用药规律、组方原则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挖掘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保髋病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潜在新方组合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保髋病区治疗股骨头坏死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关联,并得出潜在中药新方组合。运用TCMSP、String及KEGG数据库对“新处方”中药物靶标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所得的相关通路。结果与结论:①共筛选出126首处方,包含84味中药,演化得到4个潜在新方组合(处方1:桃仁-黄芪-牛膝-当归-独活;处方2:川芎-白芍-续断-白术;处方3:三七-茯苓-熟地-丹参-杜仲;处方4:红花-秦艽-补骨脂-党参);②筛选出潜在新方组合1(“新处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74种(如谷甾醇α1和赤霉素17等);③预测到“新处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202个,映射后得出“新处方”治疗股骨头坏死121个潜在靶标(如JUN、AKT1、MAPK1、RELA和白细胞介素6等);④文章中的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⑤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用药以活血化瘀、滋肝益肾、补益气血为主,辅以通经络、祛风湿等药,“新处方”中药组合显示了多成分、多靶点的药物作用特点,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骨代谢等途径来调控股骨头坏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及术后9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高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筋洗外用颗粒联合经皮电刺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筋洗外用颗粒联合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疼痛积分、肿胀积分、压痛积分以及瘀斑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TNF-ɑ含量、IL-6含量、IL-10含量、疼痛积分、肿胀积分、压痛积分以及瘀斑积分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结论舒筋洗外用颗粒联合经皮电刺激能减轻急性腰扭伤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活动,降低炎性因子含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护理及疗效。方法:对23例早期强制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疗效显著1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行湿汤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行湿汤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医用臭氧治疗,治疗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KSS膝关节评分系统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K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湿汤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