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及其他一些代谢功能紊乱的持续存在,使得许多抢救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控制血糖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要求在整个治疗期间持续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的狭窄范围。这既增加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对于危重病患者,即使既往无糖代谢紊乱的基础疾病,应激性高血糖亦非常普遍,有抗调节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等。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的大量分泌是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重要原因。而医学性因素,如肠外营养(PN)的使用不当可加重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将导致感染性并发症风险的显著增加。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在6.1mmol/L以下,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机体物质及能量代谢,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通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u-nit,ICU)的常见危重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脓毒症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很多脓毒症患者难以耐受肠道营养,经积极治疗后患者肠功能仍无法恢复,表现为进行性的营养不良,最后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研究表明,免疫机能紊乱是严重脓毒症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1],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次研究对本院ICU+4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谷氨酰胺增强免疫营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ICU病房对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实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5月入住我院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6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3~73岁,平均(42.5±19.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38小时,平均8.6小时;入住ICU 24小时后APACHEⅡ评分平均(19.3±2.6)分;发病原因:车祸多发伤5例,重症肺炎8例,外科术后6例,脑出血4例,糖尿病3例,心肺复苏后2例,重症胰腺炎2例,肾功能不全1例.对照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2~75岁,平均(43.9±11.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40小时,平均9.1小时;入住ICU24小时后APACHEⅡ评分平均(19.2±1.7)分;发病原因:车祸多发伤5例,重症肺炎7例,外科术后6例,脑出血4例,糖尿病2例,心肺复苏后3例,重症胰腺炎3例,肾功能不全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即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和对感染灶进行彻底引流的基础上,6h内达到早期复苏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尿量≥0.5mL/(kg·h);(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MAP、CVP、SvO2、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李小青  樊宇荣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14-1115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在正常饮食基础上,予白蛋白,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人体测量值增加,肺功能改善,血清白蛋白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血清白蛋白,明显改善人体测量值,血气分析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溴索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COPD并呼衰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用氨溴索针剂治疗,监测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呼气阻力(Ri)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 氨溴索能显著降低患者PIP,Ppalt,Pm,Ri水平,显著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合指数。结论 氨溴索能明显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状态,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减轻症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樊宇荣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80-1480
ICU危重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是重要原因。日达仙(胸腺肽α1)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和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1]。我科应用日达仙治疗危重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ICU病房4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因创伤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极易引起院内感染,肺部感染是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本院ICU病房2001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45例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患者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集束化治疗。结果治疗组MAP、CVP、Sa02、Scv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