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脑白质高信号(WMH)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6例,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WMH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90 d预后,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247例)和预后不良组(mRS 2分,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生化指标及溶栓前NIHSS评分,将年龄、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WMH、溶栓前NIHSS评分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65±12)岁比(70±12)岁,t=-2. 984,P=0. 003)],既往心房颤动史[10. 1%(25/247)比21. 5%(17/79),χ~2=6. 928,P=0. 00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8. 1%(20/247)比21. 5%(17/79),χ~2=10. 717,P=0. 001]、溶栓前NIHSS评分[6(4,10)比12(8,19)分,Z=-7. 183,P 0. 01]及WMH[无WMH、轻度WMH、中度WMH、重度WMH:5. 3%(13/247)、55. 9%(138/247)、24. 3%(60/247)、14. 6%(36/247)比0、36. 7%(29/79)、34. 2%(27/79)、29. 1%(23/79),χ~2=17. 631,P 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 (OR=2. 145,95%CI 1. 17~3. 49,P=0. 014)及溶栓前NIHSS评分≥9分(OR=1. 131,95%CI 1. 08~1. 18,P 0. 01)是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WMH和溶栓前NIHSS评分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然而单纯的雌激素替代疗法不良反应明显,且不适宜长期使用。本病的治疗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以补肾为主,调理心、肝、脾三脏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标本兼顾,紧扣病因病机,立足整体,通过辨证分型以治疗本病。同时贯彻"中西医结合,内治与外治并重"的方针,使用自拟特色中药汤剂内服,佐以耳穴贴压、心理疏导联合西药等对症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白质病变(WML)对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WML患者326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WML对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和出血转化的影响。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高龄、冠心病、合并中重度WML、溶栓前NHISS评分、合并房颤患者比例较预后良好组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L(OR 2.040,P=0.024)、溶栓前NIHSS评分(OR 1.128,P0.01)是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出血转化组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中重度WML、溶栓前NHISS评分的患者较未出血组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L(OR 4.059,P=0.012)是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重度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出血转化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足背部动脉血流速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且足背部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糖尿病足临床治疗的患者,开展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方案,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轻型卒中溶栓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连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和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轻型卒中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154...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凉血通瘀方凉血活血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建立干酵母血热血瘀大鼠模型,以体温、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为指标,评价凉血通瘀方及系统溶剂提取部位凉血活血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方提取物、挥发油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体温升高(P<0.01),不同程度的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1或P<0.05),初步确定挥发油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该方凉血活血有效部位;采用GC-MS分析凉血通瘀方挥发油部位,用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鉴别得到70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54%,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丹皮酚、α-细辛醚和菖蒲酮等;采用HPLC-MS技术及对照品比对分析凉血通瘀方正丁醇部位成分,推断出42个化合物,主要为芍药苷类、鞣质类和环烯醚萜苷类等。该研究明确了凉血通瘀方凉血活血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凉血通瘀方的凉血活血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