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舌脉”预测冠心病,脑中风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应用日益广泛,使用得当常获良效,否则可引起毒副作用,甚至死亡。目前,一些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屡有发生,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现将近年来遇到的6例讨论如下。一、不适当地选用四环素导致患者死亡女,28岁,1985年10月17日住院。患者因发热、咽痛3天,当地医生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入院前7小时给50%葡萄糖40ml加四环素0.5g,约在10分钟内静注完。注后20分钟,患者寒战,继之高热、抽搐,急来院。查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头颅CT扫描的开展,对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1988~1991年收治的3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男患,38岁、住院号96914.因双下肢浮肿、纳差、恶心、呕吐20天于1989年6月28日住院。患者因患三叉神经痛10余年,常年口服卡马西平止痛。2年前因痛剧难忍剂量由0.6/d增至0.9~1.2/d.20天前出现双下肢浮肿、纳差、恶心、呕吐,伴活动时心慌、气短。既往无肾脏病史。家族无高血压史。体检:T36.8℃,P70次/分,R 20次/分,Bp22.6/13.3kPa神清,自动位,贫血貌。浅淋巴结不大。眼睑轻浮肿,巩膜不黄。肺(一)。心界稍左下扩大,律整,无杂音。肝脾不大,腹水征(一)。双下肢指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Hb105×10~9g/L,RBC3.4×10~(12)/L.WBC6.8×10~9/L,N0.7,L0.3,ptc125×10~9/L.尿蛋白(++),糖(一).BUN 22.13 mmol/L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1岁。因发作性眩晕、呕吐1个月,加重5天,于1990年8月4日住院。既往无昏迷、抽搐、精神病等病史。查体:BP 20/12kPa(150/90mmHg)。意识清楚,语利,颅神经(-)。巩膜不黄,  相似文献   
7.
梁新敏  谷俊巧 《临床荟萃》1992,7(9):401-402
我院自开展头颅CT扫描以来,发现经头颅CT扫描证实有脑梗塞灶存在,但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称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该型病例并非少见,现将我科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遇到的80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黄(庶虫)虫丸抗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CCl_4等因素所致大鼠肝损伤、肝纤维化为模型,以血清ALT活性、Alb含量、肝Hyp含量、肝组织HE和胶原染色光镜观察等为观察内容,分预防和治疗实验观察大黄廑虫丸的防治作用,并设西药秋水仙碱组对照。结果表明:大黄廑虫丸有较显著的抗慢性肝损伤作用及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在抗肝损伤,保护肝功能方面,较秋水仙碱为优;但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尚不及秋水仙碱作用强。  相似文献   
9.
乌鸡白凤丸抗CCl4慢性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义杨  梁新敏 《中成药》1994,16(1):33-34
采用CCL4高脂低蛋白大鼠纤维化模型,以乌鸡白凤丸作预防性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模型乌鸡白凤丸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血氨基酸BCAA/AAA比值较高,有显著差异;而ALT活性、酪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时肝组织γ-GT活性低。提示:乌鸡白凤丸具有明显的抗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治疗原则 镇静、镇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治疗方案 1.麦角胺制剂 能使脑动脉的过度扩张与搏动恢复正常,从而使头痛减轻。 (1)麦角胺咖啡因立即服1~2片,如30分钟后仍不缓解,可再服1~2片,但24小时内不可超过6片。 (2)酒石酸麦角胺0.5mg皮下注射或0.25mg肌肉或静脉注射,用于有剧烈呕吐不能口服者。 (3)其他麦角胺制剂:特制舌下含片,麦角胺喷雾剂,麦角胺栓剂。 禁忌症:孕妇及有末梢血管疾患、高血压、心绞痛、肝肾疾患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