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催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催乳方法 (热敷、按摩、挤奶);实验组在产后6小时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u=-2.825,P<0.01)、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24、48、72小时比较t值分别为7.736、10.912、8.688,均P<0.01)、泌乳量增多(24、48、72小时比较t值分别为41.134、18.636、10.836,均P<0.01)、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χ2=5.031,P<0.01).结论 应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母婴分离并发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按摩、挤奶)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蒲公英捣烂外敷乳房。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24、48、72 h乳房胀痛、乳胀消退及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乳房硬度明显消退、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蒲公英捣烂外敷可明显减轻产后乳房胀痛,有效疏通乳腺管,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常金兰  董燕艳  梁少英 《护理学报》2016,23(19):34-37,38
目的:调查宁波市养老机构入住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发展区域性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养老机构88家,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机构概况、硬件设施、入住情况、内部管理和养老护理服务内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为21.7%~100%(73.9±21.7)%,影响因素有床位平均费用、养护比、养老护理服务内容得分、是否建立考评制度、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参差不齐,可通过规范管理机制、完善人员配备与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入住率,为老年人老有所依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梁少英  陈沁  罗俏玲  刘静馨  曾丽智 《护理研究》2012,26(35):3283-3285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参与及坚持早期肺康复的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0例参与并完成早期肺康复的COPD病人。[结果]运用Colaizzi分析法,得到影响病人参与早期肺康复的因素为个人因素、医务人员的指导、家庭及锻炼环境的支持,影响病人坚持早期肺康复的因素为个人因素、医院的组织及管理、肺康复的效果、家庭成员的辅助。[结论]改善COPD病人早期肺康复依从性,应加强病人教育,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念;发挥医护人员主导作用,形成规范管理;鼓励家庭支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肌阵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4岁,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003 mg·kg-1、依托咪酯0.3 mg·kg-1全麻诱导插管,随后持续泵注依托咪酯8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作麻醉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4μg·kg-1·h-1(4μg·m L-1),而对照组给予等量(1 m L/kg·h)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完毕(T3)、清醒拔管后(T4)的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苏醒后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并记录肌阵挛的严重程度;记录术中追加七氟醚用量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4各时点两组的HR与MA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6及0.023);观察组分别有2例在诱导期及苏醒期出现肌阵挛,而对照组为9例及8例,两组例数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21及0.039));在程度的比较方面,观察组苏醒期出现肌阵挛的2例分别为1及2级,无3级阵挛;而对照组以3及2级阵挛为主,两组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3),但两组肌阵挛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154)。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所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肌阵挛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缩短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儿科常见肠道病。目前,是我国儿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9年6月2000年7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125例。其中男68例,女57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5岁。发病时间多在48~72h内。腹泻次数:6~9次/d71例,10余次/d14例,3~5次/d40例。主要症状为稀烂便,蛋花样便,黄色水样便。22例并呕吐,20例发热,体温37.5℃~38.5℃之间,合并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有进食减少或明显减少。除有少数轻度脱水外,均无明显中毒症状。粪便镜检正常或少许白细胞(±~+),脂肪细胞(±~++)。分成治疗组75例,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病毒  相似文献   
8.
陈璐  曹小萍  袁爱娣  罗艺  梁少英 《全科护理》2016,(12):1277-1278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级2个高职护理专业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观察组,另一个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丰富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增进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出院后4周的回奶发生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泌乳率高、乳汁分泌量增多、产妇出院后回奶率低(P<0.05),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能有效促进产妇保持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于产后6h定时给予乳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