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浙江省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基因型别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于2016年采集湖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采用特异性引物探针,应用real-time RT-PCR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对阳性标本衣壳蛋白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在线分型工具和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诺如病毒基因型别。结果 501份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阳性101份,阳性率20.16%,以GⅡ基因组为主(86.14%);男性检出率为20.75%(50/241),女性检出率为19.54%(51/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病例均检出诺如病毒,5岁儿童检出率最高。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但6-9月呈低流行状态。2016年湖州市流行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多样,包括GⅡ.17、GⅡ.4 Sydney_2012、GⅡ.3、GⅡ.13、GⅠ.6、GⅡ.2、GⅡ.6、GⅠ.7共8种基因型别。GⅡ.17和GⅡ.4 Sydney_2012呈月份交替流行。结论 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多样,且呈交替流行现象,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各型别诺如病毒在本地的流行范围及型别分布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3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4、12月、2019年3月发生的4起学校/托幼机构急性胃肠炎患者送检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RT-PCR法对核酸阳性标本的多聚酶和衣壳蛋白部分区域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 利用在线分型工具和系统进化分析对病原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共计28份标本中分别有5、4、2、5份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1%(16/28)。 4次疫情各有1份标本测序成功;在线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支分析显示,4起疫情的病原均为GⅡ.P7-GⅡ.6重组型诺如病毒,但进化分支不同,其中2013年疫情标本检出GⅡ.P7-GⅡ.6c型;2014年2起疫情均为GⅡ.P7-GⅡ.6b型,2019年疫情中检出的GⅡ.P7-GⅡ.6a型。  结论  GⅡ.P7-GⅡ.6型重组型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州市2013 — 2019年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每年毒株存在一定基因进化分支的差异。 鉴于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持续和广泛的流行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型别重组型诺如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HIV抗体快速检测法(rapid test,RT)在急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价值,为合理选择HIV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标快速法和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对5 410例患者进行平行初筛检测,2种方法均阳性或一阴一阳进行确证试验,并对检测结果作分析和评估。结果5 410份样本中,HIV抗体阴性5 331例,阳性79例,其中5例不确定经随访后均转为阳性,阳性率为1.46%;R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7%和98.93%,ELIS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9.46%。结论 HIV抗体快速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报告快速等优点,满足了自愿检测、性病门诊和妇产科等就诊者对HIV抗体检测的需求,也被广泛应用于急诊术前、侵入性检查治疗,输血前的HIV抗体检测,但建议选择窗口期短的抗原抗体诊断试剂,以减少窗口期的漏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临床标本分离致病菌,用V 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872株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见,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超过80%,但是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湖州的致病细菌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类型,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425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12例,感染发生率4.91%;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肿瘤科,占8.44%,其次为小儿科,占6.8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占40.18%,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20.18%。共检出病原菌206株,阳性率为36.79%。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占64.08%,革兰阳性菌53株,占25.73%,真菌21株,占10.19%。结论: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提取核酸DNA作为模板,优化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比和退火温度,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10种相关细菌考核检测体系的灵敏性、稳定性和特异性。并初步应用于样品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在引物和探针的浓度为0.8μmol/L,0.6μmol/L,退火温度为60℃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10株相关菌株的检测中,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出现很好的阳性外,其余菌株均为阴性。在纯菌条件下,定量检测低限19cfu/ml。稳定性分析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检测样品结果显示Real-timePCR方法较传统方法敏感、快捷、简便。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高,操作简便快捷,适应食品微生物检验发展需要,具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湖州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特征,为指导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717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核阳性333例,确证阳性321例,其中男性230例,女性91例。各类医院检查的占45.5%(146/321);初中及以下文化占74.1%(238/321);异性性传播占65.1%(209/321),男男同性性传播占15.9%(51/321)。结论应加大健康教育和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力度,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粪便抗原检测(HpSA)及血清抗幽门螺杆菌试验(Hp-IgG)在诊断儿童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胃黏膜快速尿素酶法(RUT)和组织染色法联合检测结果作为Hp感染诊断金标准,通过对137患儿HpSA及Hp-IgG的检测,并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7例患儿中金标准阳性75例,阴性62例,以金标准作为Hp感染的诊断标准,HpSA检测的敏感度92.0%,特异度95.1%,准确性93.4%;Hp-IgG检测的敏感度89.3%,特异度91.9%,准确性90.5%。结论:HpSA检测是较理想的非侵入性诊断儿童Hp感染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可同时检测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的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食品样品的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上下载的沙门菌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hlyA基因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应用于食品标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样处理前后的存放时间,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CD_4^+、CD_8^+T淋巴细胞(简称CD4、CD8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新确证的HIV/AIDS病人119例,其抗凝全血室温放置6、24、48、72小时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4、CD8细胞绝对数,在样品处理后4℃放置0、24、48、72小时再上机检测CD4、CD8细胞绝对数;结果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凝全血存放24、48、72小时,与存放6小时相比,CD4、CD8细胞绝对数变化均无差异(P〉0.05);血样处理后存放24、48、72小时,其CD4细胞数与存放0小时相比变化无差异(P〉0.05),而血样处理后存放48小时,其CD8细胞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全血在室温放置72小时,检测CD4、CD8细胞结果是可靠的,所以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可延长至72小时,处理过的血样在4℃放置72小时,虽然CD4细胞结果是可靠的,但CD8细胞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二者比例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故处理后的样品应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