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目的研究HBV T1862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HBV前C/C基因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诱导前C/C基因T1862变异,经PCR-RFLP初筛并经测序终鉴定出阳性克隆后,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突变前后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 以ELISA 检测HBeAg的表达量。结果未突变的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HBeAg,突变后的重组质粒未能检测到HBeAg表达。结论 HBV前C/C基因1862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体外研究该点突变引起HBV的一系列生物学改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IL-12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IL-6、IL-12值分别为(199.7±26.9)、(24.6±13.4)pg/m1;急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129.5±22.8)、(135.3±60.8)pg/ml;重型乙型肝炎组分别为(286.1±56.7)、(19.7±9.0)pg/m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6.4±12.9)、(34.7±11.8)pg/ml.结论IL-6的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IL-12则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值升高可能预示肝病向良好转归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癌抗原-125(CA125)的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2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卵巢癌19例、子宫肌瘤34例、卵巢良性畸胎瘤29例及其它妇科疾病42例)。结果 卵巢癌阳性率94.7%(18/19),子宫肌瘤、卵巢良性畸胎瘤及其它妇科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17.6%(6/34)、24%(7/29)和14.35%(6/42)。19例卵巢癌患者经化疗或手术治疗后有14例血清CA125含量显著下降,其余良性妇科疾病经治疗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结论 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谱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谱相关性。方法 用S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基因型分型方法对广东地区HBV感染者中无症状携带者 (AsC)组 80例和肝硬化组 (LC) 12 0例血清标本分型 ,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的异同。结果 基因型在AsC组分布 :B型 45 0 % ( 3 7/ 80 ) ;C型 3 3 75 % ( 2 6/ 80 ) ;D基因型 2 1 2 5 % ( 17/80 ) ;LC组HBV基因型分布B型 3 2 5 % ( 3 9/ 12 0 ) ;C型 65 8% ( 79/ 12 0 ) ;D基因型 1 6% ( 2 / 12 0 )。广州地区未发现A、E和F基因型 ,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均与e抗原状态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SC与LC组两组间基因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3 1 92 4,P=0 0 0 0 )。结论 可初步认为广东地区HBV感染者以B和C型为优势基因型 ,AsC组中以B型为优势基因型 ,感染HBVD基因型病情轻 ,感染HBVC基因型病情更易于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共有序列简并杂合寡核苷酸引物PCR(CODEHOP-PCR)在肠道病毒血清型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CODEHOP-PCR检测经实时荧光RT-PCR鉴定为EV71和CA16 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样本和病毒分离培养细胞上清的肠道病毒VP1基因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测序,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比较,确定肠道病毒的血清型。结果 CODEHOP-PCR后的序列分析表明,所有的EV71毒株和CA16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报道的部分毒株同源性在96%以上,其血清分型结果验证了实时荧光RT-PCR分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CODEHOP-PCR合并测序用于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准确鉴定,与传统的病毒分离及血清中和试验相比,具有更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热点变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变异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曾经一度成为肝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前C区热眯变异是变异研究的重点,本文就HBV前C区基因的结构功能,热点变异发生的可能,机理与临床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 (HBV) X蛋白 (HBx)是 HBV4个开放读框 (ORF)中的 x- ORF编码的一种病毒蛋白 ,为 1 5 4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为 1 7k D。 HBx是一种多功能蛋白 ,虽然HBx发挥其多种功能的机制多数还不是很明确 ,但其对HBV在宿主肝细胞中的复制和诱导细胞的转录、增生以及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非常密切 〔1〕。同时 HBx作为一种转式激活因子 ,在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的控制下 ,激活许多病毒和细胞启动子〔2〕,这一点已为多数人所接受。现已明确HBx并不与双链 DNA直接结合 ,其引起的诸多功能均是通过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 C区热点变异对宿主细胞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HBV前C区野毒株及A83、A83/A86变异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鉴定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生物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LA—I分子的表达。结果 PCR和 ELISA法分析能检测到目的DNA片段和HBeAg,转染细胞表达HLA—I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不同,野毒株为1.3,前C区变异后平均荧光强度增加,尤以A83变异表达增强显著(17.6),A83/A86为7.3。结论 前C区热点变异后宿主细胞HLA—I分子的表达为上调。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细菌的检测方法先将标本进行培养,分纯,配制成一定浊度的细菌浓度,再进行各种不同生化反应,最后综合所获得的生化结果实现对细菌的鉴定。该方法影响因素多、操作繁杂、仪器设备要求高、检测周期长、对技术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甚至因个别细菌生长的特殊要求而无法得到鉴定结果。目前,特异酶的使用、质谱技术的应用和生物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得细菌的检测方法在鉴定技术、免疫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步,进而大幅缩短细菌鉴定周期,实现了无需分纯即可鉴定细菌和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细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