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变异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 选用200例HBV DNA、HbeAg阳性,血清ALT异常的.HBV肝炎患者,服拉米夫定(100mg/d)24个月。用PCR(FQ-PCR)检测HBVDNA,分析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及突变耐药型YIDD/YVDD,HBV基因分型。结果 200例慢性乙肝病人C基因型占39%,B基因型占26%,D基因型占22%,B+C混合基因型占10%,其他占3%,包括1例出现YIDD耐药株。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6%;24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15%。结论 乙肝病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次为B型及D型;服拉米夫定后大多数病人的DNA水平日月显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非典型肺炎病人免疫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动态监测非典型肺炎 (SARS)病人免疫功能 ,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随访研究方法 ,对本院收治 10 3例SARS病人分别在入院初期、中期、高峰期、恢复期和随访时作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原 (Fib)、血沉 (ESR)、和CD4、CD8等免疫功能检查 ,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从发病初期至恢复期CRP、Fib、ESR均有程度不同的升高 ,以CRP异常率最高。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在疾病过程呈下降趋势。在SARS疾病过程中和随访时存在免疫球蛋白变化、补体消耗和CD4、CD8细胞减少。结论 :SARS病人免疫功能可能低于正常人。其免疫功能的检测有利于协助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选用200例HBV DNA、HbeAg阳性,血清ALT异常的HBV肝炎患者,服拉米夫定(100mg/d)24个月.用PCR(FQ-PCR)检测HBV DNA,分析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及突变耐药型YIDD/YVDD,HBV基因分型.结果200例慢性乙肝病人C基因型占39%,B基因型占26%,D基因型占22%,B+C混合基因型占10%,其他占3%,包括1例出现YIDD耐药株.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6%;24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15%.结论乙肝病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次为B型及D型;服拉米夫定后大多数病人的DNA水平明显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不同原理的生化分析仪 ,测定急诊生化常规项目的结果进行比对校准和质控。方法 :用同一新鲜混合血浆在三台仪器上分别测定各项目的精密度。 30份新鲜血浆标本用 3种方法对各项目进行测定 ,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并以常规检测方法为标准进行校准 ,观察同一质控血清 3种方法间的基质效应。结果 :不同仪器各项目精密度均较好 (CV :0 2 9% 4 43 % )。不同仪器间测定结果K、Cl、TCO2 、Glu、Urea无显著性差异 (r >0 975 ,P >0 0 5) ;Na、Cr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Na、Cr校准后 ,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 (r>0 975 ,P >0 0 5)。同一质控血清不同方法间基质效应较小。结论 :同一实验不同方法间定期比对、校准 ,是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好和准确性高的保证 ,校准后 3种方法做室内质控时可使用同一质控血清、同一靶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广州市健康成年人群的肝素锂抗凝血浆肌酐值,建立该实验室血浆肌酐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959例健康成年人(年龄>18 y,其中男442例,女517例)进行血浆肌酐的测定,并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别比较。结果血浆肌酐结果呈对数正态分布,成年人肌酐值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健康男性年龄组肌酐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95%可信限的生物参考区间为57.3~111.3μm o l/L;女性61 y以上的年龄组与其他成年女性年龄组之间肌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18~60 y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3.8~83μm o l/L,年龄61 y以上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5~97μm o l/L。结论生物参考区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依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各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检测系统17项常规生化结果的比对和偏倚评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常规生化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Modular PPI检测系统为目标,用患者新鲜血清对不同自建检测系统的17项常规生化结果与目标系统进行比对,计算自建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自建检测系统1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1-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三酰甘油(TG)、总钙(TCa)、无机磷(IP)与目标系统不具可比性,自建检测系统2的白蛋白(Alb)、TBil、DBil、TG、IP与目标系统不具可比性,自建检测系统3的所有17个项目与目标系统均具可比性。结论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常规生化结果依项目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当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的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方法参照相关文献,甲胎蛋白空白样品及系列稀释浓度样品在Bayer Centaur24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计算其光强度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确定该方法的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结果方法的检测低限为1.00ng/ml,低于厂家声明。生物检测限在2.65~3.53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3.53ng/ml。结论各实验室应自行建立肿瘤标志物的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才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分析灵敏度核实实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核实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甲胎蛋白(AFP)的分析灵敏度。方法用甲胎蛋白配套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将合适浓度的新鲜血清重复测定5次,计算其均值。用稀释液作系列稀释,组成0,0.94,1.90,2.80,3.80,5.60 ng/ml的甲胎蛋白系列检测样品,重复测定10次,记录光强度值(RLUs)。结果按99.7%的可信限计算,AFP检测低限为0.94 ng/ml;按照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AFP检测低限1.15 ng/ml,生物检测限在1.90~2.80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1.9 ng/ml。结论实验两种方法计算的检测低限均小于厂家所给检测低限1.3 ng/m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TGF-β1(+915G/C)以及IL-1β(-31 C/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RA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PCR-SSP技术(TGF-β1+915G/C的检测)和PCR-RFLP技术(IL-1β-31C/T的检测)检测120名健康体检者和111例RA患者基因型。结果 TGF-β1(+915)有GG、GC、CC三种基因型,健康体检者与RA患者间的基因型未有统计学意义(χ2 =0.05,P =0.975);IL-1β(-31)有CT、CC和TT三种基因型,健康体检者和RA患者间的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χ2 =8.86,P =0.012),且RA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6.34,P =0.012,OR=1.64,95%CI:1.11~2.41);在RA患者组中,活动期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亦明显高于缓解期的C等位基因频率(χ2=28.63,P =0.000,OR=6.87,95%CI:2.40~20.27)。结论 TGF-β1(+915)基因多态性与RA无相关性;IL-1β(-31)基因多态性与RA具有相关性,且C等位基因可能是RA疾病的易感基因,CC基因型的人患RA疾病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手术患者208例血液回收与回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血液回收与回输的回收率及回输自体血后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autologATM自体血液回输机对术野出血及术中创面引流血液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并对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手术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存在差异(P<0.05),其中神经外科的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最高,分别为(680.3±95.8)mL和76.4%;手术患者回输自体血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为61.1%,Na+、Cl-、K+异常率为23.1%,不同手术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白细胞升高和血小板下降者分别为26.4%和23.6%,不同手术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各种手术血液平均回收量和平均回收率存在差异,回输自体血后凝血功能、电解质与全血细胞等指标可出现异常改变,提高回收血液的质量能减少输入回收血液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