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2009年1月-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52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稀释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52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共鉴定出15个血清型/群,常见的血清型有14(21.2%)、19A(15.4%)、6B(11.5%)、19F(9.6%)、23F(9.6%)、3(9.6%)、6A(5.8%),其中有1株用此方法无法确定血清型;所有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均敏感,红霉素、四环素、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2%、64.7%、89.5%。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主要集中在14、19A、6B、19F、23F、3、6A,对红霉素、四环素、氯林可霉素等耐药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陈婧  林祥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42-3046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比值(hs-CRP/PCT)及NLR对儿童非细菌性肺炎病原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该院儿科住院的291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不同将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108例)、病毒性肺炎组(102例)及细菌性肺炎组(81例).比较3组及支原体肺炎与非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与非病毒性肺炎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不同感染病原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约登指数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s-CRP/PCT、NLR的诊断效能.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淋巴细胞数(LYM)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hs-CRP/PCT高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s-CRP/PCT均低于非病毒性肺炎患儿,LYM则高于非病毒性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约登指数,hs-CRP/PCT>145及NLR<1.37分别是患儿感染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PCT>145及NLR<1.37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747.结论 hs-CRP/PCT升高可能与支原体感染相关,NLR升高可能与非病毒性感染相关,检测hs-CRP/PCT、NLR对肺炎患儿初期的诊疗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婧  林祥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8):1045-1048,1053
目的 探讨骨钙素(BGP)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比值(hs-CRP/P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患者在随访期间(随访时间24个月)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采用VITEK 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24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技术扩增耐药基因,包括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 C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氟喹诺酮类和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但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丁胺卡那和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较好,敏感率分别为100.0%和62.5%。24株耐药菌株中,有16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阳性率为66.7%;PCR扩增结果显示:12株检测出blaKPC-2基因,3株检测到blaIMP-4基因,2株blaNDM-1阳性,所有菌株都携带blaSHV基因,12株携带blaTEM基因,13株携带blaCTX-M基因,7株携带blaDHA基因。结论本院CRKP以产KPC-2为主,但同时还出现了NDM-1和IMP-4金属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TgAb)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 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者,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接受单侧或双侧腺叶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者200例且临床资料完善者纳入此次研究。于入院后手术前测定病人血常规、血糖、尿酸、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将上述参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从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作ROC曲线,评价其检出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病人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尿酸、尿素氮、肌酐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升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以下3个因素:年龄(>45岁)、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增高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将上述三个因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作ROC曲线,以NL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716)。结论 病人年龄(>45岁)、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增高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以NLR检出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流式细胞学(FCM)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ALL患者脑脊液标本,采用脑脊液FCM技术、脑脊液细胞学(CC)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CNSL的诊断情况。结果:经脑脊液FCM检出23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阳性率为25.84%,经脑脊液CC检出10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为11.24%,脑脊液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CC检查(P<0.05)。对于脑压增高患者,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CC检出阳性率(P<0.05);对于脑脊液糖正常患者,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CC检出阳性率(P<0.05)。结论:脑脊液FCM在ALL并发CNSL诊断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脑脊液CC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轮状病毒(rotavirus, RV)非结构蛋白4(nonstructural protein 4, NSP4)和其第86~175位氨基酸肽段(86 to 175 amino acid peptide of nonstructural protein 4, NSP486-175)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初步证实重组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方法胶体金法筛选A组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粪便,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为cDNA,PCR扩增出NSP4和NSP486-175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a (+)。构建pET-28a(+)-NSP4和pET-28a(+)-NSP486-175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Ni-NTA亲和层纯化及Western blot 鉴定。 Fluo-3 AM标记Caco-2细胞内游离的Ca2+( in-trancellular calcium,[Ca2+]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SP486-175蛋白对[Ca2+]i的效应。结果 NSP4和NSP486-175 DNA测序结果与 NCBI 中相关基因一致。完整的 NSP4在大肠埃希菌中难以表达。NSP486-175蛋白主要以可溶性方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外源性添加NSP486-175蛋白至Caco-2细胞荧光强度和分布改变。结论构建了pET-28a(+)-NSP4和pET-28a(+)-NSP486-175表达载体,目的蛋白能够导致细胞内游离的Ca2+失衡,初步证实具有生物学活性,可进一步用于轮状病毒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