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健康扶贫政策梳理、定量分析卫生健康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我国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的进展、成效及问题,提出后脱贫期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整体上看,我国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和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目标基本实现;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基本达到"三个一"要求;贫困县床位和设备配置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新建临床专科、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等,贫困县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部分贫困地区积极探索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今后,新脱贫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差距和财政投入与卫生改革协同不足三大主要问题。建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vs0.61±0.12、0.29±0.09vs0.38±0.10、2.30±0.81vs3.34±0.75(L/min)、1.31±0.71vs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 社区医院建设是新时期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自2019年开展社区医院试点工作以来,国家紧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其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成功创建1 410家社区医院,对其建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十分必要。目的 分析2020年全国社区医院监测数据,针对社区医院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进一步推动社区医院建设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课题组于2020年12月开展的社区医院追踪监测数据,从社区医院达到推荐标准、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实际开放床位数、科室设置、全科医生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各省份2020年社区医院建设工作进展。结果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创建社区医院1 410个,73.12%(1 023/1 399)的社区医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山西省等9个省份的社区医院全部达到推荐标准。2020年,全国已建成的社区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6 822 m2,较2019年增加347 m2,达到“业务用房面积≥3 000 m2”标准的社区医院占比为96.07%(1 343/1 398);社区医院平均实际开放床位数为91张,较2019年增加3张,达到“实际开放床位数≥30张”标准的社区医院占比为97.13%(1 355/1 395);社区医院临床科室设置逐渐齐全,除全科医疗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外达到“其他10个临床专业科室数≥5个”标准的社区医院占比为89.15%(1 241/1 392),2020年新增临床科室占比较多的依次为发热门诊(18.95%,260/1 372)、康复医学科(9.10%,126/1 384)、精神/心理科(6.55%,89/1 358);社区医院平均配置全科医生16.15人,较2019年增加1.16人。结论 社区医院推进工作进展顺利,数量翻番,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临床科室不断增加,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各省份社区医院建设数量差距较大,部分省份社区医院对标不够,配套政策应持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社区医院建设应与各地“十四五”规划相衔接,稳步推进;多部门协同配合,强化社区医院政策保障,推动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PCI中心包积液(PE)、心包填塞(CT)发生率、发生相关因素、处理以及临床预后,为PCI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选用器械提供参考. 方法连续前瞻性分析了1 246例PCI资料,包括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判定PE、CT发生原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情况和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分析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AngⅡ的相关性,探讨AngⅡ在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心绞痛患者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脉病变的危险分数,分析心脏局部AngⅡ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探讨心脏局部Ang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心绞痛患者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浓度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分数 ,分析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方法 :37例心绞痛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 ;18例正常对照者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采集主动脉、冠状窦和外周血液标本 ,测定主动脉与冠状窦血液中AngⅡ的浓度 ,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 ,以此代表心脏局部产生的AngⅡ浓度 ,同时测定外周血中AngⅡ浓度。按照Califf介绍的危险分数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局部和外周血中AngⅡ浓度均明显增高 (P <0 .0 1) ,心脏局部AngⅡ浓度与危险分数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AngⅡ浓度与危险分数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AngⅡ浓度与危险分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心脏局部AngⅡ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数密切相关 ,心脏局部AngⅡ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的冠状动脉病变结合检测心脏局部AngⅡ浓度 ,对更确切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可能提供一些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