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管电压、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肝脏血管CTA成像中的增强效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索碘克沙醇270 mgI/mL肝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我院76例(36名男性,40名女性)临床怀疑肝胆病变的患者行肝脏血管CTA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8例)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50、管电压120 kV,B组(38例)碘克沙醇270、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用量、注射流速均为1.2 mL/kg及5 mL/s。所有图像均同一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通过VR、MIP及MPV进行后处理重建,对照2组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主干的CT值、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并对照其扫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肝动脉、门静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浓度组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少于高浓度组,并且出现对比剂注射相关不适感的比例也明显少于高浓度组。 结论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可用于肝脏血管CTA成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的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86例应用HIFU治疗前后的晚期肝癌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的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病灶缩小35例,占43%;增大32例,占39%;无缩小及增大15例,治疗区内坏死区均增大。结论HIFU治疗晚期肝癌有疗效显著,CT检查能真实反映病灶的转归情况,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及对预后的评价提供直接的证据,是检验HIFU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明确高尿酸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08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成2组: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终点事件为3年内死亡或再住院。结果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组3年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Log rank P<0.05),女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高尿酸血症是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终点事件发生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膳食调节等非药物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涂抹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正清风痛宁片与非布司他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理化指标和关节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理化指标水平及关节症状评分等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减少尿酸的产生,避免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低浓度碘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mL、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在肾动脉CTA应用中的价值,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扫描方案。 方法将55例临床怀疑肾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32名男性,23名女性,体质量指数≤30 kg/m2)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SOMATOM Definition AS)的100 kV或120 kV进行肾动脉CTA扫描。55名入组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CTA扫描使用100 kV及威视派克270 mg/mL,B组(28例)使用120 kV及欧乃派克350 mg/mL,每位患者对比剂使用剂量为0.9 mL/ kg,注射流速5 mL/s,使用智能跟踪进行估算循环时间及触发扫描(检测腹主动脉,阈值设定为100 HU)。使用五级评分法对所有CTA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对照两组的碘摄入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 结果9名患者被确诊肾动脉狭窄(A组4名,B组5名),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两组患者肾动脉强化程度及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低于B组(1.45±0.0 vs 91.96±0.17,P < 0.05;16.12±3.20 vs 20.45±5.35,P < 0.05)。 结论使用100 kV和威视派克270进行肾动脉动脉CTA可获得与120 kV、高浓度碘对比剂CTA同样的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并能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综合ICU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77株(70.0%),以铜绿假单胞菌31(28.2%)和鲍氏不动杆菌13(11.8%)为主。G^+球菌16株(14.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3.6%)和表皮葡萄球菌3(2.7%)。真菌17株(15.5%)。药敏检测结果显示,G杆菌普遍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多,所有葡萄球菌均耐甲氧西林。结论了解综合ICU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避免抗菌药的滥用,缓解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A、IL–35和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评分将患者分为观察1组(中度AD,44例)和观察2组(重度AD,36例),另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肘部静脉采集三组血液样本测定血清IL–17A、IL–35与总IgE水平,比较指标差异,分析三项指标与SCORAD评分的相关性。以地奈德乳膏联合保湿润肤剂对观察1组和2组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A、IL–35与总IgE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IL–17A与总IgE高于对照组,IL–35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7A与总IgE低于治疗前,IL–35高于治疗前;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IL–17A与总IgE高于观察1组,IL–35低于观察1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DF)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D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DF组和非DF组,回顾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结果 DF所占比例为15%。DF组与非DF组相比,病程、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进入回归模型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病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D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斑块性质,及其与心绞痛类型的相关性.方法107例冠心病冠脉造影(CAG)狭窄≥50%,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6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4例),比较二组患者CTA斑块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 UA组患者中总斑块数以软斑块及混合型斑块为主[(90.27±36.09)vs(32.56±18.67);(38.64±16.17)vs(10.39±6.39);P<0.01,P<0.05],而SA组患者中斑块则以钙化斑块为主[(293.45±79.77)vs(152.91±40.63),P<0.01].总软斑块数、犯罪血管的软斑块是UA的独立相关因素[OR=1.121,95%CI:(1.001±1.181);OR=1.106,95%CI:(0.985±1.201);P<0.01,P<0.05].结论128层CT冠脉CTA能检测冠脉斑块及其性质,软斑块更易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