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8岁,因部分皮肤反复破溃收入笔者单位。患者于10年前患皮肤病(在外院皮肤科诊断为结节性痒疹),因瘙痒难忍、反复抓挠致全身多处皮肤破损,少数创面反复破溃、经久不愈。该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曾口服降糖药物但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3个月前入住本院内分泌科,经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为6-8 m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矢状位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报道正常人群脊柱骨盆参数参考值范围,并探索不同年龄段引起最大胸椎后凸角改变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月于两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人群,收集人口统计学参数以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通过将人群分为≤40岁组与>40岁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矢状位参数,并对不同年龄组影响最大胸椎后凸角max TK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91例正常人群,其中≤40岁组94人,平均年龄为28.5±6.4岁;>40岁组97人,平均年龄为53.9±8.3岁。不同年龄组人群在胸1椎体矢状位倾斜角T1 Tilt(18.6±6.5 vs. 20.6±5.5, P=0.023), 胸椎后凸下端椎倾斜角TVA(15.3±5.3 vs. 17.5±6.6, P=0.013),max TK(33.9±8.3 vs. 38.0±9.4, P<0.001),max LL- max TK(14.9±8.9 vs. 12.3±9.4, P=0.048)及矢状面躯干偏移SVA(-2.5±21.8 vs. 6.1±20.9, P=0.006)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T1 Tilt、TVA、max LL及骶骨倾斜角SS与max TK显著相关,而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年龄、T1 Tilt、TVA、max LL及骨盆入射角PI与max TK显著相关。结论:max TK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下均匀增长趋势,在>40岁的人群中,max TK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年龄阶段,骨盆对于max TK改变的代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激光腔内闭合大隐静脉联合腹腔镜结扎交通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将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6例足靴区存在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分为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121例,传统剥脱对照组95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91±16)s,对照组(150±32)s,差异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55±15)ml,对照组(1203±0)ml,差异显著(P<0.05);手术切口个数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3.51±2个,对照组8.21±0.6个,差异显著(P<0.05);住院天数激光联合内镜组(5±1.3)d,对照组(8.5±2)d,差异显著(P<0.05),溃疡愈合天数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7±4.2)d,对照组(12±6.1)d(P<0.05).术后皮下淤血发生率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19.8%(24/121),低于对照组35.7%(35/98)(P< 0.05);术后下肢麻木发生率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19.8%(24/121)低于对照组(32.7%)(32/98),但无统计学差异(P=0.14).结果:两治疗组均可有效治疗足靴区存在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但是激光联合内镜治疗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及更小的手术切口,且并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激光腔内闭合大隐静脉联合腹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具有更低的术后下肢淤血发生率;而且下肢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14).结论:激光腔内闭合大隐静脉联合腹腔镜下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治疗足靴区存在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捷、安全、创伤小、美容、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进修学习是医师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对进修生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我科根据近年来进修医生来源和需求的变化,适应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强教育,使带教人员充分认识进修生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性采取措施,根据不同基础和需求因材施教;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保障培养效果,使得进修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科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钉系统与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对行后路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A组19例)与行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B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用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主弯矫正率分别为67.3%和52.1%,末次随访矫正率分别为65.9%和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弯矫正率及矢状面曲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适用于主弯Cobb角>60°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提高侧凸矫正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缺点是增加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6.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指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出现在骨骼成熟以后,X线正位片上Cobb角大于10°的侧凸畸形,是成人脊柱侧凸的一种类型。ADS通常始于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引起椎间隙非对称性狭窄、椎管狭窄和侧方滑移,从而出现冠状面侧凸,矢状面腰椎前凸减小,同时伴有轴向旋转,多发生于老年人[1]。患者通常因腰背痛、下肢痛以及神经源性跛行而就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此类患者呈增多趋势,因此ADS正得到越来越多脊柱外科医生的重视。ADS有别于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单纯是脊柱畸形,有其自身的特点,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2],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因此,笔者就ADS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超  杨长伟  石志才 《骨科》2018,9(6):498-500
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引起成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恰当的腰椎滑脱分类对于了解腰椎滑脱的程度,预测滑脱进展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无论是基于滑脱病因的Wiltse分类法还是反映滑脱程度的Meyerding分类法,都无法预测滑脱的进展,同时也不能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2011年,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基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提出了腰椎滑脱的新分类方法,这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新分类提出的背景、方法及其对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采用有限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稳定性未完全破坏、无神经损害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脊柱稳定性尚未完全破坏、无神经损害脊柱结核患者86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彻底病灶清除固定组44例,给予病灶彻底清除术+内固定术,有限清除组42例,给予结核病灶有限清除术。随访3个月-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效果、费用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口都为一期愈合。两组术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彻底病灶清除固定组比较,有限清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0.05),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脊柱畸形矫正度数小0)〈0.01),治疗费用少(P〈0.01)。结论:有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无明显失稳及神经损害脊柱结核经济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锁定加压接骨板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锁定加压接骨板技术符合生物学内固定(BO)原则,尤其是对复杂骨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对正确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的原则及应用螺钉的注意事项,尚未统一.该文就锁定加压接骨板的设计原理、应用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原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外科手术教学中,医学生会面临较多的心理困境,从而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以调查问卷形式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动物外科手术课程的态度是端正的,但部分人认为课程有难度,有心理压力。另外,医学生对动物和自身的安全有较多顾虑,且其自身心智因素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易产生消极想法;对今后临床外科手术的学习缺乏信心。所以,在动物外科手术教学中亟需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学教育,以培养心理素质佳的优秀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