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外周T淋巴细胞瘤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近期完全缓解(CR)率41.7%、部分缓解(PR)率19.7%、稳定(SD)率6.1%、复发或疾病进展(PD)率32.6%;近期疗效,初治者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者无进展率(QR)、总有效率(OR)高于未使用L-ASP者,PD率低于未使用L-ASP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者Ⅰ+Ⅱ期、Ⅲ+Ⅳ期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3分、4~5分者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I评分0~1分OR、QR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初治者使用L-ASP者与未使用L-ASP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复治者使用L-ASP者与未使用L-ASP者OS、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出现不同程度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部分出现肝脏损害、发热、过敏反应、急性胰腺炎、不完全肠梗阻。结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较差,近期疗效影响因素较多,L-ASP可增强近期疗效,但无法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郝彩霞  杨莉洁  王健红 《安徽医学》2016,37(10):1279-1281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治疗白血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并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13例,根据并发症发生与否、血小板抗体、输注次数、血小板类型分组,分别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总血小板输注有效率71.7%,有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54.0% vs 94.0%,P<0.00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低于阴性组(25.0% vs 75.2%,P=0.002),第1次进行血小板输注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第2次或第3次输注(χ2=17.832,P<0.001),有并发症组第1、24小时校正血小板计算增加值(CCI)均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组第1、24小时CCI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出现并发症、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次数多、使用浓缩血小板的患者更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4岁.因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7个月余,于2005年4月11日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者胞兄,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位点全相合,供者血型为B/R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POEMS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报道3例POEMS综合征经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的过程及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病人经化疗后1例神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例腹胀症状消失,1例神经症状及胸闷、气短症状改善。结论: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POEMS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未出现神经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因腰背部疼痛6个月,伴右下肢疼痛无力3个月于2008年8月1213入院。患者于2008年2月初无诱因出现腰背部轻微疼痛,无放射痛,当地医院按“椎间盘突出”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重。2008年5月出现右下肢麻木,感觉迟钝,行走困难,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催眠疗法对儿童口腔治疗行为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3岁~12岁首次就诊的儿童随机分2组,经患儿家长同意,分别应用催眠疗法和"说-示-做"法的行为管理方法 ,测量儿童接受相同的口腔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以评定催眠疗法在儿童口腔治疗行为管理的有效性.结果 催眠组的平均心率较"说-示-做"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催眠疗法较"说-示-做"更能减轻儿童牙科焦虑,是一种有效的儿童口腔治疗行为管理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治疗效果与地塞米松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及耐药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榆林市第二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7月治疗的105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与不敏感组。患儿均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剂量为7.5~10 mg/(m2·d),持续治疗7 d后,给予标准化疗方案。比较两组化疗第26天骨髓象、危险度分级及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GRαmRNA、Bcl-2蛋白家族促凋亡因子Bin蛋白、Bin mRNA表达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结果 在105例难治性ALL患儿中,地塞米松治疗敏感69例、治疗不敏感36例。敏感组化疗第26天骨髓象分型、危险度分级均显著优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地塞米松治疗后GR蛋白、GRα mRNA、Bin蛋白、Bin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大于不敏感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小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ALL患儿GR表达水平上调可增强地塞米松治疗敏感性,放大地塞米松诱导细胞凋亡效应,对于提高近期疗效具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郝彩霞  杨莉洁  王健红 《安徽医药》2016,37(10):1279-1281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治疗白血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并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13例,根据并发症发生与否、血小板抗体、输注次数、血小板类型分组,分别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总血小板输注有效率71.7%,有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54.0% vs 94.0%,P<0.00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低于阴性组(25.0% vs 75.2%,P=0.002),第1次进行血小板输注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第2次或第3次输注(χ2=17.832,P<0.001),有并发症组第1、24小时校正血小板计算增加值(CCI)均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组第1、24小时CCI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出现并发症、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次数多、使用浓缩血小板的患者更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专业学会及政府网站中关于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文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以及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从多学科团队组建、评估、哀伤辅导的时机、住院期间哀伤辅导、临终时哀伤辅导、死亡后哀伤辅导6个方面汇总了24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汇总了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情景、父母的文化背景及意愿,审慎地选择并应用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