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沧市2012年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失败的AIDS患者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调查HAART失败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对HIV RNA>1×10^3 copies/ml的患者行HIV-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6例中有53例检出基因耐药突变。最常见的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为M184V、D67N和K70R,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为K103N、G190A和V179D。仅发现3个蛋白酶抑制剂突变位点,分别为D33F、M46I和L76V。结论临沧市AIDS患者出现较多反转录酶抑制剂突变位点是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时,增加蛋白酶抑制剂可避免多重耐药导致的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鸽粪为隐球菌的重要传染媒介[1],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肺、骨、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引起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新型隐球菌也是艾滋病合并机会感染的常见机会感染真菌.本文报告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540例艾滋病患者中,2例合并新型隐球菌肺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编辑部转来的张晓宁的读者来信已阅,信中有关"隐球菌脑膜炎治疗药物"提出以下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其基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临术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分析其耐药表型,探讨其ESBLs基因类别。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364株大肠埃希菌和7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菌株初筛试验,并用双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确证。按照NCCLS文件标准,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产ESBLs株21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用PCR方法扩增168株ESBLs表型阳性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结果(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6.7%和32.4%。(2)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100%耐药;对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达85%~100%;对除头孢他定以外的第3代头孢菌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8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65%~75%以上;产ESBLs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75%~8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0%~90%、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0%~75%;产ESBLs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80%~90%以上)。(3)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blaTEM-1、blas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3.9%、7.4%和53.4%。51.4%的菌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2.7%的菌株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blat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50.0%、95.0%和20.0%。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35.0%,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5.0%。两种细菌中均未检出TOHO-1组基因。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远高于头孢他定,且多数菌株对青霉素类,第1、2、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以TEM型和CTX-M型基因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SHV型基因为主,同时存在TEM型和CTX-M型基因。  相似文献   
5.
D-二聚体胶乳试验在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D-二聚体(D-D)胶乳试验,检测52例正常人,30例心血管疾病、28例肺心病、25例脑梗塞、20例DIC、41例脑外科手术和20例其它疾病的患者。结果表明D-D水平除肺心病缓解期和脑外科手术前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5)。D-D胶乳法与传统的止凝血检验相比较,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60.3%)和敏感性(90.6%),能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2岁,自2003年9月25日以来因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曾用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因肺部感染于2003年10月31日~11月8日期间共送6份下呼吸道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
杨绍敏  张米  李正伦 《检验医学》2007,22(3):239-239,244
马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可引起皮肤和内脏PM病。现将骨髓涂片所经血液、骨髓及皮疹组织培养检验证实的PM感染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致CD4^+T淋巴细胞成倍升高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0岁。因发热,头痛3个月余,咳嗽、咳痰1个月,进行性视力下降半月就诊,HIV抗体筛查结果可疑。于2008—03在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为HIV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145个/μl。在当地于2008-06~08开始高效抗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 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服药1周后,因发热而停药,于2008—06—16以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 HIV /AIDS 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 HIV /AIDS 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并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等15种抗体的 HIV /AIDS 患者19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12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HIV/AIDS 患者血清 ANA ;欧蒙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T 淋巴细胞。比较两组间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7.8%,以 Ro-52阳性检出率最高,ANA 和 Ro-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D4+ T 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 的 HIV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7.1%,与高于200个/μL 的 HIV 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 感染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 CD4+ 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监测 HIV 患者自身抗体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为单链RNA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中的人类慢病毒组[1]。根据HIV基因的差异,目前可将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HIV-2主要局限在西部非洲和西欧,北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