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等5项生化指标水平,初步评估本地区职业人员健康状况,对本地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660例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TC高峰值男性在40~59岁,女性在50岁以后;TG从青年组就有增高,阳性率高达17%以上;UA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ALT异常主要集中在青年组,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本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出现较早,尿酸、谷丙转氨酶在年轻人中异常率较高,说明年轻人特别是男性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年度健康体检,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螨原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检验科(153000)赵中连,林爱玲,杨玉勤,何秀珍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内科吴少华,兰天红螨虫是引起哮喘的常见病因之一,螨原性哮喘常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而本病对天气管解痉药及脱敏药和一般抗菌素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解我院精神病患者乙肝标志物两对半的模式,为患者预防和治疗乙肝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1336例患者结果,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健康人群体检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1457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大三阳"结果高于健康体检人群1倍(P<0.05).精神病患者"小三阳"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精神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结果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单独阳性明显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模式分布与健康体检人群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尽快控制结核病危害,保护人群健康,我县自2004年开始认真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严格执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下称《指南》)和DOTS策略,成立结核病项目领导组,制定并实施结控规划,指定由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为专职结防机构,安排专职人员7人,组建县、乡、村三级结防网,各自履行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已规定凡手术、输血(供、受血者)等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需进行包括抗-HIV、抗-HCV、抗-TP、HBV的相关血清学试验,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对手术前和输血前的住院、门诊患者进行包括抗-HIV、抗-HCV、抗-TP、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上联合检测四种心肌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胸前区部位疼痛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其中56例最终确诊为AMI,记为观察组,另外54例患者排除AMI,记为对照组;对上述选取对象采取免疫抑制法测定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MYO(肌红蛋白)、cTnI(肌钙蛋白),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56例AMI患者CK、CK-MB、MYO及cTnI含量水平较为对照组54例患者明显升高,两组间上述四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对四种心肌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该病症的早期确诊,这对确诊后采取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高新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劳动技能等的综合型人才。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抓住时机,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实验,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自身优势,在课堂教学上不断创新,创造出物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QTd、校正QTd(Q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QTd、QTcd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对QTd具有降低作用,同时还可缓解心律失常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雪氏病2例     
例1,女,8岁。因发热3天,鼻衄2天,以脾大待查入院。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其弟也是同样患者。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100/70mmHg。智能正常。贫血貌,肤色正常,无出血点及瘀斑。颌下及腹股沟可扪及大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良好,无压痛。双眼球结膜鼻侧及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已规定凡手术、输血(供、受血者)等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需进行包括抗-HIV、抗-HCV、抗-TP、HBV的相关血清学试验,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对手术前和输血前的住院、门诊患者进行包括抗-HIV、抗-HCV、抗-TP、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