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批进口旧钢管放射性超标事件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道了一起从美国进口的旧钢管放射性超标事件,旧钢管γ射线剂量当量率为1.302μSV/h,超过规定的1μSV/h。此事件提示我们要对放射性监测工作常抓不懈,加大监测力度,防止放射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颗粒细胞瘤(JGCTs)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JGCTs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标准对瘤体超声图像进行模式分型,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4例患儿肿瘤最大径线范围37~286 mm,最大径线平均值(105±56)mm。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实性6例(42.9%)、多房囊实性4例(28.6%)、单房囊实性1例(14.3%)、多房囊性2例(14.3%)以及单房囊性1例(7.1%)。病理结果显示,实性包块由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形成,其间伴有散在大小不等滤泡、坏死出血及纤维条索组织。多房囊实性、单房囊实性、多房囊性及单房囊性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一的大滤泡,滤泡内大多数为颗粒细胞分泌的嗜碱性、嗜酸性液体。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5例(35.7%),阴道出血及分泌物5例(35.7%);超声提示子宫增大10例(71.4%)。所有患儿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升高,均值(534.0±839.5)pmol/L。 结论JGCTs超声表现多样,实性和多房囊实混合性更常见,其病理特征为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伴散在大小不等滤泡,超声表现结合内分泌临床表现及血清雌二醇的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王勇  杨春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81-188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均不理想。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采用山东生产的成角旋转多功能牵引床DFQ-400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水肿为分娩过程发动后的一种常见征象,如不及时处理则可导致产程延长或难产。我院采用普鲁卡因加阿托品局部封闭、安定静注的方法治疗宫颈水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血管重建手术在多数情况下以自体血管作为替代品,但来源有限。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目前其定向诱导机制尚不明确。通过选择适当的诱导剂,探讨胚胎干细胞体外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趋势。 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①动物及细胞系:清洁级孕12.5 d昆明小白鼠1只,由南昌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129X/SvJ编号为SCRC-1018,由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提供。②实验方法:取孕12.5 d鼠胚胎,去除头部、内脏及四肢,将组织块剪碎,胰酶消化,分离培养胚胎成纤维细胞,传至3~5代时更换为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24 h后收集培养液,加入2.0 mmol/L L-谷氨酰胺,1×非必需氨基酸,0.1 mmol/L β-巯基乙醇,1 000 U/mL白血病抑制因子,此即为条件培养基。常规复苏小鼠胚胎干细胞系129X/SvJ,以1×106密度接种,传代时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去除已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加入条件培养基5 mL,经过悬滴-悬浮培养,构建拟胚体分化模型。设立3组,各组均置于明胶包被的T25培养瓶中,每瓶加入50个拟胚体,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瓶底。诱导组7~10 d加入10-9 mol/L全反式维甲酸和3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10~21d加入 2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清对照组仅加入去生长因子胎牛血清,全反式维甲酸组仅加入全反式维甲酸。诱导21d的拟胚体,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Ⅱ联合消化为单个细胞,再加入2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继续诱导7d。③实验评估:应用RT-PCR法检测诱导细胞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表达。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来鉴定细胞性质。 结果:①胚胎干细胞生长及拟胚体诱导分化: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能自发形成拟胚体,经过不同生长因子的分阶段联合诱导,拟胚体贴壁后球体略摊开,周围出现大量的梭形细胞。②RT-PCR检测:拟胚体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均呈强阳性表达。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荧光显微镜下,罗丹明染色细胞浆呈红色荧光,并可见肌丝结构;DAPI染色细胞核呈蓝色荧光。诱导组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组(P < 0.05)。 结论:胚胎干细胞经维甲酸、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阶段联合诱导后,可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且纯度较高。随着细胞纯度和活性等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胚胎干细胞将有可能成为血管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显像的理想剂量.方法用本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7只开胸犬的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将造影剂稀释为10、20、30倍,分别对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其不同的显像效果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造影剂的剂量在稀释10倍至30倍之间时,均是在触发间歇为1:8个心动周期时心肌显像效果最佳,此时造影剂在心肌组织内达到饱和状态.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心肌显像效果明显减弱,3级显像的比例明显减少,前壁、后壁心肌和心腔内声学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有不同的显像效果,本实验发现稀释20倍时心肌显像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低频超声辐射微泡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微泡造影剂不同浓度、不同声学参数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受不同剂量,频率为300kHz的超声波辐照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在微泡浓度为5%时,0.25W/cm2×10s与0.5W/cm2×5s组细胞存活率未见明显改变,而0.5W/cm2×10s、0.5W/cm2×20s、0.5W/cm2×40s、1.0W/cm2×10s、2.0W/cm2×10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辐照强度为0.5W/cm2、照射时间10s时,随着微泡浓度增加,超声对细胞的杀伤效应越强,与对照组相比,5%微泡浓度组P<0.05,其余各组P<0.01。结论超声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程度与超声辐照时间、声强及微泡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种载基因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制备一种可作为基因载体的脂质超声造影剂,对其理化性质和兔肾显影效果及载基因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一种可作为基因载体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观察60Coγ射线灭菌前后造影剂外观、形态、浓度、平均粒径和电位改变,并观察其对正常兔肾显影效果,检测其结合基因的能力。结果自制脂质微泡的平均粒径范围为2.11~6.43μm,平均粒径2.79μm,粒径分布均匀,浓度约为(3.16±0.29)×109/ml;经60Coγ射线灭菌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微泡形态,粒径大小无明显变化;体内造影显示该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兔肾实质回声;基因结合量效优化结果显示,造影剂的最大基因结合的效率为22%,最大基因结合量为0.45μg/ml。结论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符合理想超声造影剂的要求,性质稳定,制备简易,载基因效率高,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超声微泡造影剂以及基因或药物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定向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血管重建手术在多数情况下以自体血管作为替代品,但来源有限.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目前其定向诱导机制尚不明确.通过选择适当的诱导剂,探讨胚胎干细胞体外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趋势.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①动物及细胞系:清洁级孕12.5d昆明小白鼠1只,由南昌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129X/SvJ编号为SCRC-1018,由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提供.②实验方法:取孕12.5 d鼠胚胎,去除头部、内脏及四肢,将组织块剪碎,胰酶消化,分离培养胚胎成纤维细胞,传至3-5代时史换为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24 h后收集培养液,加入2.0mmol/L L-谷氨酰胺,1×非必需氨基酸,0.1 mmol/L β-巯基乙醇,1000 U/mL白血病抑制因子,此即为条件培养基.常规复苏小鼠胚胎干细胞系129X/SvJ,以1 × 106密度接种,传代时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去除已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加入条件培养基5 mL,经过悬滴一悬浮培养,构建拟胚体分化模型.设立3组,各组均置于明胶包被的T25培养瓶中,每瓶加入50个拟胚体,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瓶底.诱导组7~10 d加入10-9 mol/L全反式维甲酸和3 μ g/L转化生长因子β1,10~21 d加入2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清对照组仅加入去生长因子胎牛血清,全反式维甲酸组仅加入全反式维甲酸.诱导21 d的拟胚体,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Ⅱ联合消化为单个细胞,再加入2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继续诱导7 d.③实验评估:应用RT-PCR法检测诱导细胞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表达.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来鉴定细胞性质.结果:①胚胎干细胞牛长及拟胚体诱导分化: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能自发形成拟胚体,经过不同生长因子的分阶段联合诱导,拟胚体贴壁后球体略摊开,周围出现大量的梭形细胞.②RT-PCR检测:拟胚体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均呈强阳性表达.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荧光显微镜下,罗丹明染色细胞浆呈红色荧光,并可见肌丝结构;DAPI染色细胞核呈蓝色荧光.诱导组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组(P<0.05).结论:胚胎干细胞经维甲酸、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阶段联合诱导后,可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且纯度较高.随着细胞纯度和活性等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胚胎干细胞将有可能成为血管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载血卟啉脂质微泡的制备及一般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制备一种载声动力药物的脂质超声微泡并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大小、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的方法制备载血卟啉的脂质超声微泡,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包封率,用倒置显微镜及马尔文激光粒径测量仪测量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观察60Co射线灭菌前后造影剂外观、形态、浓度和平均粒径的改变,并观察其在兔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 载药脂质微泡的浓度为(3.24±0.79)×109/ml,粒径范围为1.5~5.3μm,平均粒径为(2.84±0.4)μm;脂质载血卟啉(1mg)微泡的包封率为(30.25±4.45)%;Zeta电位为-(15.4±2.4)mV.经60℃射线灭菌后观察微泡形态、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其平均粒径大小及包封率分别为(2.24±0.3)μm,(27.39±2.91)%.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泡后,小鼠肝脏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载血卟啉脂质微泡,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一,体内显像效果好,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