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自评量表,为跌倒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适合国情和方便实用的评估工具。 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参考国内外现有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初步筛选出符合国内老年人特点的跌倒风险因素,形成初步量表条目,应用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筛选及重要性评分。 结果:三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6.55%和86.21%;有效修改建议率分别为75.86%、42.86%和24.00%。三轮函询的Cr均为0.894。从第一轮到第三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的Kendall’W增加到0.322(P<0.001);二级指标的Kendall’W增加到0.411(P<0.001)。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趋于一致。 结论:本研究研制的老年人居家跌倒风险自评量表专家意见协调系数高。进一步研究将对该量表的条目进行分析及筛选,并在社区老年人中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2.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组织内的骨形成,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及原发性两大类型。其中获得性HO包括:创伤后骨化性肌炎,可以源于任何形式的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如较常见的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术、肌肉或软组织挫伤及较少见的肾脏、子宫、阴茎及胃肠道等手术或创伤:创伤后神经源性HO,源于脊髓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及脑血管意外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居家运动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为预测患者居家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2—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接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运动治疗指导6周后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通过自编问卷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依从性影响因素。按依从性好否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居家运动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依从性现状结果显示:参与本研究的20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2±13.32)岁,男77例(38.1%),女125(61.9%)例,依从好的患者为73例(35.8%),依从不好的患者有129例(63.2%);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运动处方、记录运动习惯、设立分阶段目标频率、运动习惯、指导满意程度、职业状态、症状缓解程度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能很好反映影响因素与运动依从状态的关系,是否调整运动处方、记录运动习惯、设立分阶段目标频率、运动习惯、对运动指导的满意程度、职业状态、症状缓解程度对依从状态产...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粘连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粘连一般缘于膝关节内部或其周围组织结构受损,表现为膝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它常以膝关节制动、全膝置换、骨折内固定、膝关节内韧带重建等膝关节手术后并发症的形式出现,而由其所致功能障碍则往往重于原有下肢疾患本身。Jane[1]将膝关节粘连定义为伸直受限≥15°且/或屈曲角度<75°;回顾了100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患者,发现平均术后32个月时,膝关节粘连的发生率为1.3%。另有报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内纤维粘连的发生率为4%—35%,…  相似文献   
5.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本体感觉检查及等速肌力测定.分析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及术后本体感觉和肌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个月的患者和13名健康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被动位置重现和Biodex等速测力仪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等速肌力的评定。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问的本体感觉差异,分析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前H/Q值对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与正常对照间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接受手术的时间在损伤后4个月内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重现误差成线性正相关(R:0.713,P〈0.05)。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的恢复有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术后6个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水平仍低于正常人。在韧带损伤后4个月内,接受手术越早,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水平越好。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恢复较好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也相应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对50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于术后第1天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推髌、止痛、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及关节牵伸等;待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rt;90°时,可让患者出院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期随访。 结果术后12个月时发现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增加67.36°,以康复治疗1~6个月内改善幅度较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进展,该差异逐渐缩小。患者髌上10 cm处大腿周径较康复治疗前增加4 cm;患者膝部肌群肌力随着关节屈伸角度增大而迅速改善。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关节手术后合并异位骨化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关节手术后合并较小范围异位骨化的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用X光片、B超检查异位骨化的范围;检测血沉、血液碱性磷酸酶和C反应蛋白,判断骨化活动情况,视情况进行适当的关节牵伸和关节松动治疗及冷疗、中药外敷等治疗,观察异位骨化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差异,平均角度进展31.16°(P<0.01),肘关节伸直角度平均进展15°,肘关节屈曲进展41.67°。同时X线片和B超检查异位骨化范围无明显变化。结论:关节手术后合并异位骨化的患者在监测下采用关节牵伸和松动,并配合冷疗、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可以逐步改善关节功能而不引起骨化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盆底肌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选取9例SCI后尿失禁或尿潴留伴尿失禁患者,对其进行系统化盆底肌治疗,包括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运动疗法、行为干预等,5次/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不自主排尿频率及盆底肌肌电压值进行比较。 结果经2~10周治疗后,发现患者平均不自主排尿频率由治疗前8.70(3~14)次/日减少至3.22(1~6)次/日,平均盆底肌电压值由治疗前(7.86±4.02)μV提高至(20.43±7.63)μV。 结论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运动疗法及行为干预对SCI后尿失禁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了解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诊疗现状,为国家康复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开展脊髓损伤康复医疗质控工作奠定基础。 方法: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 NCIS),用《2018年综合医院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情况调查表》采集全国抽样医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810家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康复住院患者共计50411人次,男女比例为1.50∶1。年龄:31—45岁占26.30%;46—60岁占33.81%;61—75岁占20.15%。损伤原因:创伤性原因占比72.97%;非创伤性损伤占27.03%。损伤部位:颈椎占30.52%;胸椎占20.62%;腰椎占37.52%。损伤分级:A级占31.80%;B级占22.86%;C级占22.16%;D级占19.86%;E级占3.32%。地区分布: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脊髓损伤康复患者占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比例分别为:6.33%、6.14%、5.38%。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患者中胸腰段脊髓损伤,损伤严重者(A级、B级)所占的比例均显著性高于二级综合医院(P<0.001)。全国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率为26.97%。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住院患者中57.23%进行了间歇导尿,29.61%开展了尿动力学检查。 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综合医院的脊髓损伤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尚不均衡,脊髓损伤早期康复介入有待加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结局质量等方面,对2020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