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对帕金森病(PD)模型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区磷酸化p-c-Jun免疫阳性反应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神经元p-c-Ju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JNK抑制剂组p-c-Ju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 JNK可能参与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过程;JNK抑制剂SP600125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黑质区JNK信号通路,减轻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
李磊  李冉  刘江  刘锐  杨国海  张艳波 《重庆医学》2017,(36):5083-5085
目的 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因子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及Beclin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Beclin1在35例腮腺瘤多形性腺瘤(CPA),37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和2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mTOR、Beclin1在CPA、PA及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PA,CPA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3种组织中表达呈递减趋势,三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OR信号因子在CPA组织中过度表达,而Beclin1在CP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AKT)、Beclin 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p-AKT和p-mTOR在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p-AKT、p-mTOR、Beclin 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AKT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5%、40.5%、59.1%。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0%、43.2%、65.7%。AKT、mTOR的表达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呈递增的趋势。Beclin 1在3种组织中呈递减趋势。结论:mTOR、AKT在大部分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呈现过度表达而Beclin 1表达下降,这可能与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病因、病理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是下颌关节的重要结构,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损伤后将直接影响下颌功能运动及生长发育,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77~1998年收治的24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4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分别建立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对H37Rv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 呈典型阳性反应,牛分枝杆菌荧光PCR对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BCG菌株的检测结果 呈典型阳性反应,对其它分枝杆菌菌株以及常见微生物样品为阴性反应.两种荧光PCR对对应阳性重组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基因拷贝,对结核分枝杆菌或BCG标准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 显示,荧光PCR对模拟感染奶样、血样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所建立的方法 ,全过程包括血样、奶样、痰液等临床样品的前处理、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检测,可在5~6h内完成.采用上述荧光PCR方法 从临床采集的疑似病人痰液中检出多份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牙周疾病与其供血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在该院进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影像资料样本共137例,根据颈总-外动脉狭窄情况分为狭窄程度50%和<50%两组,对第3磨牙以外的牙齿进行计数,研究其相关性。结果颈总动脉或颈外动脉狭窄度50%组(74例)和狭窄度<50%组(63例)比较,牙齿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疾病直接影响着牙齿数目,动脉粥样硬化是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狭窄的直接原因,牙齿数目与颈总、颈外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防治口腔疾病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滇黄精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取贵州(剑河、安顺、天柱、铜仁、赤水、贵阳及纳雍)、广西百色及四川内江来源的9个批次滇黄精药材各1 g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DiKMA Platisll 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03 nm)建立滇黄精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滇黄精的质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各批次滇黄精的多糖含量。结果 建立了9批滇黄精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认12个共有峰;9批不同产地的滇黄精多糖含量均大于7%,含量顺序为贵州剑河>贵州安顺>贵州天柱>贵州铜仁>贵州赤水>贵州贵阳>贵州纳雍>广西百色>四川内江;相似度结果显示,四川内江、贵州贵阳及广西百色的相似度分别为0.762、0.809及0.846,贵州其余地区滇黄精的相似度≥0.85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黄精被分为3...  相似文献   
8.
统计显示:交通事故造成颌面部损伤已达到60%.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发生率占颌面损伤的35%[1].颌面部骨骼维持面部形态和轮廓,骨折后不但造成咬颌关系紊乱,咀嚼进食困难,语言障碍,还可造成颌面部畸形[2].颌面部骨折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目前随着新型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出现,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麻醉、手术水平的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涎腺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涎腺肿瘤临床治疗寻找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涎腺肿瘤存档蜡块共140例,多形性腺瘤32例;基底细胞腺瘤28例;腺样囊性癌40例,其中,癌细胞转移16例,无转移24例,神经侵润18例,无神经侵润22例;黏液表皮样癌40例。另选取10例手术切除的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涎腺恶性肿瘤、60例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MMP-9表达,计算每例切片中细胞的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MP-9在80例涎腺恶性肿瘤、60例涎腺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30.0%、1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2,P〈0.01)。腺样囊性癌组织癌细胞转移组MMP-9的阳性表达率93.75%(15/16),癌细胞未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8,P〈0.05)。MMP-9在正常涎液腺组织、粘液表皮样癌组、腺样囊性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67.5%(27/40)、77.5%(31/40),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63,P〈0.01)。腺样囊性癌组织中有神经浸润者的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94.44%(17/18)明显高于无神经浸润者的阳性率63.63%(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9,P〈0.05)。结论MMP-9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TaqMan荧光PCR检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分别建立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对H37Rv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呈典型阳性反应,牛分枝杆菌荧光PCR对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BCG菌株的检测结果呈典型阳性反应,对其它分枝杆菌菌株以及常见微生物样品为阴性反应。两种荧光PCR对对应阳性重组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基因拷贝,对结核分枝杆菌或BCG标准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荧光PCR对模拟感染奶样、血样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所建立的方法,全过程包括血样、奶样、痰液等临床样品的前处理、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检测,可在5~6h内完成。采用上述荧光PCR方法从临床采集的疑似病人痰液中检出多份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