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Ⅲ~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中药组(常规治疗+益气活血泄浊方)、肾衰宁组(常规治疗+肾衰宁颗粒),每组15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显著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rine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血浆流量(renal plasma flow,RPF)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显著升高,中药组以上指标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中晚期DN疗效显著,能够延缓病情,提高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青鹏软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喜辽妥组(40例)和青鹏软膏组(40例),对照组为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组,喜辽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辽妥软膏外敷,青鹏软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外敷。观察3组患者在开始透析12个月内发生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血管硬化、静脉炎、湿疹等并发症情况。结果: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闭塞、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5);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与喜辽妥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5),湿疹的发生率低于喜辽妥软膏组(P<05)。结论:青鹏软膏对动静脉内瘘有较强的保护功能,可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血液透析备用机的管理,降低血液透析备用机的使用风险。方法:通过对血液透析备用机性能进行检测评估,及对血液透析机预防性维护保养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对血液透析备用机的检测评估降低了血液透析备用机的故障率,避免了临床治疗的安全隐患。结论:对血液透析备用机检测评估和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在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老年血透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老年血透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65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方法;A1组(观察组65例)临床选择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血透患者在临床出现心律失常概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针对A2组老年血透患者,临床一共透析2315次,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后,临床出现心律失常一共525次,临床出现心律失常概率为22.68%;针对A1组老年血透患者,临床一共透析2267次,对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后,临床出现心律失常一共337次,临床出现心律失常概率为14.87%。在临床出现心律失常概率方面,A1组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血透患者,临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在降低老年患者临床心律失常症状出现概率方面,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12月168例MHD患者根据年龄情况分为老年组59例和非老年组109例,回顾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透析时间短、干体重轻、收缩压高、舒张压低、实验室指标低,血管通路、肺部感染、透析性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更要注意血管的保护、并发症的防治、个体化透析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国彬  胡静 《安徽医药》2019,23(7):1298-1301
中药足浴治疗对于慢性肾脏病(CKD)病人具有安全易行、减轻CKD病人的临床症状,消除病程中出现水肿、高凝以及改善皮肤病变,效果安全可靠。对于未透析病人能延缓病情发展,推迟透析时间,对于透析病人能减少透析次数。严重的CKD病人临床变现有消化道症状,足浴疗法优势在于减轻肾脏负担的同时不会损伤胃肠功能,并能改善睡眠,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临床辅助效果显著,被广大病人所接受。该文就中药足浴治疗CKD临床研究作一综述,探讨足浴在CKD的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肾病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94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85%(76/94),事故风险率为12.77%(12/9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7%(92/94),事故风险率为4.26%(4/9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的使用情况,总结护理体会,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至2011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58例留置长期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54例(93.1%),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各2例。导管平均使用时间(18.6±12.9)个月(4.5~47个月),观察导管使用终点36例(62.1%),其中32例(88.9%)退出原因为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死亡,但导管功能良好,另4例分别为导管感染不能控制和血流不畅而拔除。导管并发症主要为血栓形成11例(19.0%)和导管感染8例(13.8%)。结论带绦纶环的双腔导管非常适合血管条件差不能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尤其是老年心功能较差的尿毒症患者,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合适的封管方法对于减少长期导管的并发症和延长其使用时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东方肝胆安亭新院接受诊治的82例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饮食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禁食时间、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机体营养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机体营养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法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透析中心门诊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区域穿刺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阶梯穿刺法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13.0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17%)(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阶梯穿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血液透析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血透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