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国麟  杨劼 《河北医学》2003,9(6):530-53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腺手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进行胸腺手术共lO例。胸腺瘤6例,胸腺囊肿2例,胸腺增生1例,恶性胸腺瘤1例。重症肌无力3例,按Ossermen分型Ⅰ型l例,ⅡA型2例。结果:9例于胸腔镜下完成,l例中转开胸完成,全组无并发症,无一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适当选择病例、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心痛定治疗肾输尿管绞痛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痛定(硝苯吡啶,硝苯啶,nifedipine)是一种强烈的钙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抗心绞痛。我院外科自1985年起将心痛定试用于治疗肾输尿管绞痛,共57例,取得较好疗效。 57例中男44例,女13例,年龄在22~67岁之间。尿路结石43例,肾结核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2例,肾损伤2例,肾肿瘤1例,不明原因4例。方法与结果 (一)治疗方法:凡考虑是肾输尿管绞痛的病人,立即给予心痛定20mg口服,待绞痛缓解后再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二)结果;服药后30~60分钟疼痛消失38例,疼痛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9.4%。其中8例因绞痛再  相似文献   
3.
杨劼  刘珠 《河北医药》2007,29(4):393-394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寻找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成为医药学者长期以来的课题.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红霉素、铋盐、质子泵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VM)在肺癌术前分期、纵隔肿物诊断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麻单腔螺纹气管插管,48例行颈部纵隔镜术,33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47例行经肋间纵隔镜术。结果125例经电视纵隔镜术后确诊:肺腺癌38例,肺转移性低分化鳞癌33例,结核9例,淋巴结炎症8例,肺小细胞癌7例,胸腺鳞状细胞癌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4例,胸腺瘤4例,胸膜间皮瘤3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后纵隔神经鞘瘤2例,结节病1例,胸腺增生1例,类癌1例,中纵隔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1例电视纵隔镜检查纵隔淋巴结为反应性增生,行左下肺叶切除,病理为鳞癌。2例术前纤维支气管镜病理确诊左下肺鳞癌,电视纵隔镜检查右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术中发生气胸1例、出血1例、喉返神经麻痹和切口感染各2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术不但是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纵隔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而且也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9岁。因反复咳嗽50d,气促20d,于2002年6月14日入呼吸内科。胸片示:右全肺不张,气管右移。CT示:右肺门肿块伴右主支气管狭窄,右全肺不张,考虑为右肺癌。PET示:右上肺团块状FDP异常高代谢灶,高度提示恶性病变。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开口被球形肿物完全堵塞,表面光滑,有局部出血灶,可随呼吸上下移动。针吸病  相似文献   
6.
电视纵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细英  杨劼 《现代医院》2004,4(3):38-39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配合。方法 本组 16 2例早期采用双腔气管插管 ,现全部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 ,取 30°~ 4 5°半坐位 ,两臂外展 90° ,电视胸腔镜从腋前线第3肋间小切口入路 ,电钩切断T2 ,T3 或T4交感神经链。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 3~ 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纵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安全可靠 ,手术和住院时间短 ,治疗效果确切 ,病人乐意接受。手术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 ,熟练掌握电视纵隔镜系列安装及使用方法 ,注意手术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铁路客运员、列车员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了解及相关行为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系统抽样法(3:1的比例)随机抽取300名客运员和200名列车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客运员和列车员的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下,中青年居多;对AIDS有一定的认知,但均缺乏深入了解.还存在认识误区。53.38%的客运员和42.61%的列车员认为AIDS病人应隔离治疗;62.84%的客运员和48.30%的列车员不愿意与AIDS病人一起工作学习。对AIDS及其AIDS病毒感染者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发生过非婚性行为的客运员和列车员分别占18.92%和13.64%,安全套的使用率不高。结论对客运员和列车员进行AIDS相关知识培训,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消除恐惧和歧视心理,并与性行为的正确引导、干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手术的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5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单操作孔VATS组56例,常规三孔VATS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操作孔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三孔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三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心率失常,单操作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8年,1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单操作孔VATS组7例,常规三孔VATS组8例)中11例患者肌无力症状术后不同程度好转(单操作孔VATS组6例,常规三孔VATS组5例),4例患者术后肌无力症状无明显改善(单操作孔VATS组1例,常规三孔VATS组3例),15例患者术后均门诊口服溴吡啶斯的明治疗。125例患者,除常规三孔VATS组1例伤口持续性疼痛半年,给予理疗止痛等治疗好转外,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VATS切除纵隔肿物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三孔VATS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机车乘务员异常心电图及相关因素,探索加强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监护的对策措施。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机车乘务员3242例职业健康检查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与血压、血糖、血脂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心电图异常1107例(34.1%),其中货运机车乘务员425例(35.2%);客运机车乘务员682例(33.5%)。≥50岁组检出异常最高,达247例(43.56%),40~49岁组达247例(41.62%),30~39岁组为212例(22.11%)。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过20年工龄检出异常最高达315例(44.87%),15~19年工龄组278例(40.06%),10~14年工龄组217例(31.49%),不同工龄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电图异常检出前5位分别为窦性心律不齐285例(25.75%)、ST-T改变261例(23.58%)、左室高电压172例(15.54%)、窦性心动过缓131例(11.83%)和窦性心动过速68例(6.14%)。(4)异常心电图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心电图异常1107例中,高血压病312例(28.18%);甘油三脂升高163例,(14.72%);总胆固醇升高83例(7.5%);血糖升高78例(7.05%)。心电图异常者中三高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正常人群(P<0.01)。结论:异常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工龄相关,与血脂、血糖和血压异常也密切相关。应将心电图异常机车乘务员者作为重点健康监护对象,降低其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