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方法及在成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患者采用了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另外43例作为对照。比较了二组患者所需的同种异体输血量,术后不同时间H_6、HCT、Pit的恢复情况,以及抗生素与应用时间与用量。结果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在全麻诱导下,采用血液稀释,贮存自体血量平均为627ml,同种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Pit恢复速度快,抗生素应用时间及量明显少于同种异体输血组。结论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纤维肌动蛋白(F‐actin )的影响,为探索颌骨放射损伤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分别予以0 Gy、4 Gy、8 Gy、12 Gy、16 Gy剂量单次照射,照射后立即转入37℃培养箱继续培养12 h、24 h、48 h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F‐actin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单次照射各组照射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与剂量呈负相关,剂量高于12 Gy时细胞生长几乎完全抑制;同时,细胞F‐actin的含量急剧下降,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24 h后F‐actin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辐射前。【结论】电离辐射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F‐actin ,破坏细胞骨架,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体外对整合素β6(ITGB6)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LPA诱导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经LPA诱导,收集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TGB6 mRNA及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利用转染有TGF-β应答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片段并融合萤火虫荧光报告基因片段的转化貂肺上皮细胞(TMLC)作为TGF-β活性报告细胞检测活化的TGF-β。结果: (1) 10 μmol/L LPA诱导2 h后,ITGB6 mRNA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 10 μmol/L LPA诱导4 h后,上皮细胞表面ITGB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 抗αVβ6抗体可阻断LPA诱导的活化TGF-β,但不能阻断LPA诱导的ITGB6 mRNA的表达。结论: (1) LPA可诱导上皮细胞ITGB6 mRNA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2) LPA诱导的ITGB6 mRNA 表达不依赖LPA 诱导的TGF-β活化。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公司职员。因“上唇皮肤小肿物1年多”来诊。患者约1年多前偶尔发现上唇正中上份有一小结节,稍突起,如黄豆大小,缓慢增大,无疼痛不适感,疑为瘢痕要求切除。检查见上唇人中近鼻小柱有约1.0cm×0.8cm×0.8cm肿物,略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楚,基底活动,中等硬度,无压痛,表面皮肤见少许微小血管。既往无上唇外伤史,否认“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口腔及全身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上唇皮肤混合瘤”。于局麻下行上唇肿物摘除术,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所见:低倍镜下见肿瘤主要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呈腺管样结构。内层为导…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保留牙齿切除龈瘤的方法治疗牙龈瘤5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确诊为牙龈瘤,其中纤维型3例,肉芽肿型2例。年龄13~45岁,女性3例,男性2例,发病时间2个月~3年,有2例为在下级医院行简单切除术后复发病例。牙龈瘤发生部位:双尖牙区3例,磨牙区1例,上前牙区1例,手术后随访2~4年,均未见复发。手术方法:麻醉采用传导阻滞麻醉,尽量不在牙龈瘤周围作浸润麻醉。用11号尖刀在牙龈瘤外至少3mm处牙龈上做切口,将此范围内的牙龈及牙龈瘤组织从牙槽突骨面剥离切除,牙龈瘤波及的牙齿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探讨p53和PCNA在OSCC癌变过程中的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口腔黏膜白斑标本20例、OSCC标本31例及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53和PCNA的表达,应用SPSS 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p53在正常黏膜组、白斑组与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0%、35%和77.4%,PCNA在上述三组中表达率分别为30%、70%和96.8%,两种表达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53基因和PCNA表达水平均与OSCC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短期疗效。方法68例2型糖尿病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口服补肾健脾活血中药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牙周临床指标及糖化m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结果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HbA1c3项指标,试验组分别为0.49±0.41、(3.21±0.33)mm、6.64%4-0.54%,对照组分别为1.57±0.34、(3.91±0.49)mm、7.01%±0.47%,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后,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可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N0舌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布情况,为cN0舌癌患者颈淋巴清扫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取61例cN0舌癌患者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后标本,收集各平面区域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切片,分析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各区域的分布。结果 20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32.8%,811颗淋巴结中62颗证实有转移,占7.6%。其中平面Ⅰ为11.0%(26/237),平面Ⅱ为8.2%(20/243),平面Ⅲ为6.0%(13/218),平面Ⅳ为3.5%(3/85),平面Ⅴ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cN0舌癌患者仍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于平面Ⅰ、Ⅱ和Ⅲ,少部分转移至平面Ⅳ,选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最好扩展至平面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在舌鳞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1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颈淋巴结中MT和Cu/Zn-SOD的表达、定位,并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MT和Cu/Zn-SOD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和Cu/Zn-SOD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组织瓣充填整复半侧颜面萎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侧颜面萎缩是并不少见的以皮肤、皮下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的后天畸形[1] ,原因不明 ,治疗上以恢复面部两侧形态对称为主。我们采用组织瓣充填整复局部畸形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 6例 ,其中男 2例 ,女 4例。年龄 19~ 42岁 ,平均2 4.8岁。右侧 4例 ,左侧 2例。病程 8~ 2 1年 ,平均 13 .2年。患侧颊部及腮腺咬肌区萎缩塌陷畸形 ,呈缓慢进行性加重 ,皮下组织和肌肉层变薄 ,重型者患侧下颌骨升支较短 ,厚度变薄 ,下颌角角度变大 ,上颌骨和颧骨也有不同程度上的萎缩 ,牙合关系通常无异常 ,或伴有面瘫的表现。本组病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