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对照组为舒腰灵冲剂结合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应用VAS、M-JOA、LMA、SLR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VAS、M-JOA、LMA分级疗效评定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确实有效、可以做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滑膜炎动物模型主要为手术创伤模型和关节注射诱导模型,造模方式与疾病发生方式仍有较大距离.目的:基于"损伤-修复-再损伤"方法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炎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为研究膝骨关节炎滑膜炎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将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对照组各8只,分别在第1,4,7,12天对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施氏伤科手法研究组和颈椎电牵引对照组,每组34例。评价治疗前后TCD中Vs的改变,以及进行颈性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3周,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椎动脉Vs值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改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确切效果,可以作为改善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影像学表现与颈椎病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X线特征,比较不同辨证分型的X线表现,寻找两者的联系,提出对颈椎病辨证分型的诊断意义。结果:生理弧度改变和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与落枕型颈椎病密切相关,椎间孔或椎间隙变窄与眩晕型颈椎病密切相关。结论:X线检查结果可为落枕型和眩晕型颈椎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对照组常规手法,运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收集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脱落8例,实际92例纳入研究。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VAS、M-JOA评分及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可以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施氏伤科温经养荣汤加减联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肝肾不足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施氏伤科温经养荣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颈椎活动度、BBS评分及脊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颈椎活动度大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BBS评分及脊髓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有效率为48.84%,对照组有效率为21.9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研究组有效率为72.1%,对照组有效率为53.6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温经养荣汤结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肝肾不足型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用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对照组用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运用VAS、M-JOA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实际收集病例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4周,两组在VAS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JOA及分级疗效评定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突出、可以做为保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施氏伤科吊伤膏外敷联合消肿解毒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AG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给予外敷施氏伤科吊伤膏联合自拟消肿解毒汤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红肿、关节活动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红肿评分、关节活动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3项均低于对照组,但仅B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6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35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胃痛,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间节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对照组为电动牵引结合舒筋活血散熏蒸,应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VAS、M-JOA评分上,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及2周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周及4周,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JOA改善率上治疗后1周、2周、3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3周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后4周疗效优势进一步明显,可以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