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部军事人员自杀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某部实施综合性自杀干预措施,使用相同的调查工具和调查流程,对2001年与2004年同一样本人群的自杀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及评估。结果2004年与2001年某部的总自杀率分别为1.12‰和4.63‰,自杀死亡率分别为0和0.13‰,自杀未遂率分别为0.14%和0.66%,自杀行为发生率分别为0.28‰和1.32‰,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0.70‰和2.51‰,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干预后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自杀率显著下降。结论自杀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应用对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关联性负变的影响,以判断此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以上的4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在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检查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CNV检查和PANSS评定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CNV波形较发病期稳定,潜伏期M1点缩短,波幅M2点增高,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下降(P均〈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PANSS反应缺乏和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应用改善了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部分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军人应激相关障碍(SRD)的诱发电位变异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对 62例SRD患者(SRD组 )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 (P300 )、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SCL 90和IES的测定,并于治疗 3、5个月时进行了随访。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RD组的P300 P3 (345. 0±16. 3)ms、AEP N2 (244. 8±27. 5)ms和VEP P2 (201. 3±32. 3)ms潜伏期均延迟 (P<0. 05 ~0. 01),P300 P3波幅(7. 6±2. 6)μV增高 (P<0. 01),AEP P2波幅 (3. 6±1. 8)μV降低 (P<0. 05);SCL 90总分及其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回避、闯入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1),并与P300、AEP和VEP的潜伏期、波幅有相关性(P<0. 05~0. 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RD组P300 P3潜伏期前移、波幅降低 (P<0. 05和 0. 01),AEP N2和VEP P2潜伏期前移(P<0. 05)。治疗前后部分脑诱发电位的差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差值间呈显著性相关(P<0. 05~0. 01)。结论 SRD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症状改变,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试作为军人SRD监测的一种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也为改善新兵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依据,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257名新兵和269名老兵进行评定,并对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兵比老兵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避应付方式,个性特征、生活事件、文化程度是影响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提示,新兵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应付方式,且与个性、心理刺激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阿尔茨海默病组选自2001-04/2004-02在解放军第九十一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41例,对照组为33名健康老年人。应用脑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P300检测,同时应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判断认知功能损害(评分越低,认知功能损害越重),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差),并探讨P300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低于对照组[(15.2&;#177;4.2),(26.8&;#177;2.1)分,f=14.97,P&;lt;0.01]。②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地高于对照组(25.1&;#177;12.8,16.8&;#177;3.1,t=3.64,P&;lt;0.01)。③P300检测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P300靶刺激N2,P3和非靶刺激P2潜伏期延迟(t=2.57~5.09,P&;lt;0.05~0.01),靶刺激P3和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P5.51和3.03,P均&;lt;0.01);靶刺激P4出现率偏高(χ^2=10.90,P&;lt;0.01)。④P300指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负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正相关(P&;lt;0.05~0.01);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正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负相关(P&;lt;0.05~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脑诱发电位有多项变异,且与临床特征有相关性。靶刺激P4波出现率是一项新指标,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影响新兵心理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境及其个性和生活事件中多种因素对新兵应对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程度分析~方法:测试于2004-01-08上午在某野战部队新兵集训点进行,随机抽取172名新兵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个人状况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包括E,P,N,L4个量表,E,P,N3个量表代表了3个个性维度),采用集体心理测验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及个人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收回符合标准的问卷164份。数字搜索能力测验总分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文化程度、父母关系和城乡户口成正相关,r=0.227,0.230,0.312,P&;lt;0.05~0.01,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生活事件、艾森克个性问卷N量表得分和P量表得分成负相关(r=-0.316,-0.247,-0.322,P&;lt;0.05~0.01)。回归分析提示与数字搜索能力测验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t=3.696)、父母关系(t=3.324)、是否独生(t=3.120)、城乡户口(t=3.583)、生活事件(t=4.359)等个人状况因子和艾森克个性问卷N,P量表得分(t=-3.436,-2.329、P&;lt;0.05~0.01)。结论:新兵应对能力受文化程度、父母关系、是螽独生、城乡户口、生活事件等个人状况因子影响,同时其个性(艾森克个性问卷-N,P个性维度)也与应对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阿尔茨海默病组选自2001-04/2004-02在解放军第九十一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41例,对照组为33名健康老年人。应用脑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P300检测,同时应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判断认知功能损害(评分越低,认知功能损害越重),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差),并探讨P300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低于对照组[(15.2±4.2),(26.8±2.1)分,t=14.97,P<0.01]。②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地高于对照组(25.1±12.8,16.8±3.1,t=3.64,P<0.01)。③P300检测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P300靶刺激N2,P3和非靶刺激P2潜伏期延迟(t=2.57~5.09,P<0.05~0.01),靶刺激P3和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t=5.51和3.03,P均<0.01);靶刺激P4出现率偏高(χ2=10.90,P<0.01)。④P300指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负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正相关(P<0.05~0.01);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正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脑诱发电位有多项变异,且与临床特征有相关性。靶刺激P4波出现率是一项新指标,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异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方法:对54例PTSD患者进行BAEP检测和心身症状评定,分析BAEP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并与健康人作比较。结果:PTSD患者Pz脑区Ⅲ、Ⅴ波绝对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均延迟,Ⅲ~Ⅴ波间期缩短,Ⅴ/Ⅰ波波幅比下降;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分及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事件影响量表(IES)的总分及其回避、闯入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z脑区BAEP各波的观察指标与大部分心身症状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结论:BAEP检测为PTSD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电生理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的视觉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 对33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34例适应障碍患者及30名健康军人(对照组),应用Nicolet Bravo型脑电生理仪及光、声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应激障碍组和适应障碍组Cz脑区视觉诱发电位/P2波幅较对照组为低,应激障碍组Pz脑区视觉诱发电位/P3波幅分别较对照组和适应障碍组为低;应激障碍组Oz脑区听觉诱发电位/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迟,Cz脑区听觉诱发电位/P2波幅分别较对照组和适应障碍组为低,Cz脑区听觉诱发电位/P3波幅分别较对照组和适应障碍组为高。结论 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的诱发电位有一定的特征,值得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军人精神分裂症近期结局及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部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06例军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军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3年结局良好者达65.5%,影响近期结局的主要因素为:出院后服药维持治疗、入院前未经治疗的精神病阶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阴性症状。结论:军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结局较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