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倒置显微镜,恒温振荡器,微囊制备仪,APA微 囊,PBS缓冲液。 1.2方法 ①APA微囊机械强度的测定于显微镜下分别 取APA微囊各100个,分装入3只1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 生理盐水50ml。置于37.5℃恒温振荡器中,以120r/min速 度水平振摇。分别于6h、24h、48和72h在光镜下计数破损 微囊的数量,计算微囊破损率(破损率=破损微囊个数/微囊 总数×100%)。②APA微囊化学强度的测定取制备好的 …  相似文献   
2.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载量,使机体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或维持免疫功能,但是达到此目的不仅依靠药物作用,还有患者服药依从性[1].  相似文献   
3.
左玲燕  李太生  谢静  韩扬  徐珊  李雁凌 《现代护理》2007,13(20):1940-1942
目的探讨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提高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3例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1、3、6、9、12个月末进行教育指导。结果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和私自退出治疗的情况,病毒复制被控制,实现了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教育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以上的艾滋病患者焦虑或抑郁发生情况和人口学及临床学特点。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11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的艾滋病患者焦虑或抑郁发生率为45.76%,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总调查人数的33.05%和34.75%;其人口学特点为女性、中年、低学历、离异患者焦虑或抑郁阳性率在总样本中比例高(P0.01或P0.05);临床特点为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延长其焦虑或抑郁发生率比例增高(P0.01);诊断未告知他人的患者比诊断主动自愿告知他人的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比例较高,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建议患者将诊断告知可以信赖的人,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艾滋病患者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为专业护理人员早期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40例感染科门诊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6分的患者40例,占28.57%;认知障碍患者中延迟回忆、执行功能、抽象平均得分均较低,其次为语言功能及注意;其中以女性、老年等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较多。结论护理人员应对所有艾滋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尤其是对于老年、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时间较长的患者加以重视,对于主诉有近期记忆力下降、大脑执行功能方面障碍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检查及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并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BALSS)替代衰竭肝功能的可能机制。使少肝急性肝衰(ALF)犬血液或1640培养液循环流经BALSS中空纤维管的内腔,与培养于中空纤维管外腔中的猪肝细胞营养液进行物质交换。测定1640液中利多卡因浓度、白蛋白和尿素浓度的变化;用蛋白电泳法测定1640液和猪肝细胞营养液中蛋白成分的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治疗ALF犬时BALSS中猪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BALSS循环6h时,1640液中利多卡因浓度明显降低;白蛋白和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分子量小于100kD的蛋白质成分明显增多。BALSS治疗ALF犬6h时,猪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提示此型BALSS的猪肝细胞通过透析膜可较好地发挥肝细胞的生物转化及合成代谢等功能,以此达到暂时替代衰竭肝脏功能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异种移植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应、作用持续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 用Sun氏微囊制作法将BCC包裹于APA微囊内 ,用常规腰穿法将 5ml微囊化BCC(5~ 7)× 10 6悬液注入患者L3~ 5蛛网膜下。结果  2 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在 1或 2次注射后 ,疼痛迅速减轻 ,疼痛缓解率为 90 %。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其中 3例停用镇痛药时间超过 2 0 0d。结论 APA微囊化BCC异种移植于慢性疼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 ,可安全、迅速、长时间、有效地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目前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对于感染者构成压力,还有另一部分群体也同样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痛苦,这一部分群体我们目前称之为"艾滋病恐惧症".本文就前来我院就诊的46例高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46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青年,患者多有冶游史,少数患者为其他生活事件,大部分患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得HIV相关知识,对HIV有一定的了解.患者症状多以急性HIV感染期表现,查体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口腔大量白色分泌物及口腔溃疡.患者反复多次进行HIV相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症状出现时间多为1~3个月,症状可突然出现突然消失,也可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及经验。方法对96例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闭和性骨折68例,开放性骨折28例,闭和性骨折均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根据Joker-wrch评分标准,优:78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95.8%。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便于早期活动等优点,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提高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03例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1、3、6、9、12个月末进行教育指导.结果 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和私自退出治疗的情况,病毒复制被控制,实现了免疫功能重建.结论 优质的教育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