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简要梳理了军队、国家关于社区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分析了社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现状;提出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营区卫生机构在建设标准上借鉴社区教学实践基地的设想,并对其基本要素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痛诊疗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拟行PICC的患儿8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观察组行无痛诊疗技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患儿疼痛程度[儿童疼痛行为量表(children’s pain behavior scale,FLACC)],耐受度[Houpt行为量表(Houpt behavior scale,HBS)],依从性[Frankl量表(Frankl scale,FCS)]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ACC评分较对照组低,HBS评分、FC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诊疗技术用于超声引导下儿童PICC置管术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增强耐受性、依从性,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儿发生PICC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282例,记录置管1个月内CRBSI发生情况。根据CRBSI发生情况,将282例血液肿瘤患儿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2例PICC置管患儿中25例发生CRBSI,发生率为8.87%;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组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置管季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是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较高,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