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E和抗-c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翠莹  穆士杰  张宇宏  郑岩 《医学争鸣》2001,22(15):1422-1422
1 病例报告 女 ,6 6岁 ,已婚 ,汉族 . 196 7年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曾多次输血 .2 0 0 0 0 9输注浓缩红细胞时 ,因与多人份献血员交叉配血主侧凝集 ,便查原因 .有过敏史 (青霉素高敏 ,红霉素过敏 ) .WBC 2 .5× 10 9·L-1,RBC 0 .73× 10 12 ·L-1,Hb 33g·L-1,PLT 2 1× 10 9·L-1,尿胆红素 1+,尿胆原2 +.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遂对其作进一步鉴定 ,确定有单纯IgG抗 E ,抗 c抗体 .2 血清学检查 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谱细胞、抗 D人血清由上海市血液中心国家血型参比室提供 .木瓜蛋白酶 抗痛素由南宁市华南生物工…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非病毒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观察其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影响,探索移植转基因修饰的hMSCs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高效非病毒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获得高表达2种神经营养因子的hMSCs。建立大鼠MCAO模型,建模后24 h经股静脉进行转基因hMSCs移植,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和hMSCs为对照。用脑梗死体积计算、体重变化、行为学评测等指标对大鼠脑损伤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大鼠脑组织观察和病理切片对脑组织损伤以及细胞的迁移分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股静脉转基因hMSCs移植能够提高大鼠MCAO后的感觉运动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与PBS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与hMSCs治疗组相比,治疗效果较好且稳定。移植的细胞在脑损伤区域有少数存活但未见分化现象。结论:经静脉移植脂质体介导、GDNF和BDNF基因修饰的hMSCs,可促进缺血脑组织的损伤修复,效果较好,为非病毒载体在干细胞相关转基因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表明,MSCs的作用不依赖干细胞的分化和神经元的替换,而可能与其分泌细胞因子对抗脑损伤并促进神经修复有关,在MSCs中转入特定的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加强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洗涤红细胞(WRC)输注对老年性脑萎缩的治疗作用,对 28例老年性脑萎缩病人每次输注洗涤红细胞100ml,2次/月,共治疗3个月,并对治疗前后病人的微循环状态,自由基代谢及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 WRC输注治疗后,病人微循环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全血中SOD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产后大出血患者A血型无抗-B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33岁,因产后大出血急诊入院.入院后查体:T 38℃,P 115次/min,BP 15/8kPa,发育正常,贫血外观,神志清楚,自动体位.产后宫缩乏力,轻度会阴裂伤,出血量较多,有血块(具体出血量不祥),急诊给予缩宫补液抗炎治疗,当日补液1700ml.血常规检查:RBC 2.54×1012 /L ,Plt 120×109/L,Hb 75g/L,WBC 6.0×109/L.急需输血治疗,鉴定血型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随即本室做进一步检测.查血型为A型,血清中缺乏抗-B.该患者出院后一周随访,留取血样复查血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李翠莹  顾建文 《医学争鸣》1998,19(2):219-220
目的:研究输注异体紫外线照射充氧血(xenotrans-fusion of ultaviolet-irradiated blood,XUIB)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后脑复苏的作用。方法;脑损伤后亚急性可出现血液粘滞系数增高及血液携氧功能下降,导致普遍的高粘滞血症及低氧血症。在亚急性期给78例患者行XUIB,观察临床脑复苏状况及血液流变学化验指标,并与78例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结果:XUIB组外伤昏迷预后  相似文献   
6.
中药大黄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大黄有较好的活血祛瘀作用,为治疗瘀血症的常用药物。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对器官缺血性损害具有预防治疗作用。2004年8月-2005年10月共收治42例胸腰髓损伤合并大小便失禁患者,20例进行系统规范的神经康复治疗,另外22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中药大黄。笔者观察了相关疗效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的措施。方法对37例不同类型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0U(2 000mL),输注红细胞悬液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在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检测结果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均较输血前显著降低(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均较输血前有显著延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应及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减少因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稀释引起的出血,及时输注血小板和血浆,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22型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基因分型参考品(质控DNA),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方法提取人血液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各HPA(1a~16a)基因片段,胶回收后克隆至pUCm-T载体,随后转化E.coliDH5α,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再以构建成功的HPA-1a~16a质粒为模板,通过定点突变获得HPA-1b~16bw基因片段,经克隆、转化后,作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获得了HPA-1a~16a、HPA-1b~16bw基因片段,克隆出各型HPA基因分型参考品质粒,其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数据完全一致。结论各型HPA基因分型参考品质粒的成功构建,解决了基因频率较低型别(HPA-1b~16bw)质控DNA难以获得的实际问题,为HPA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洗涤红细胞输注对老年性脑萎缩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洗涤红细胞(WRC)输注对老年性脑萎缩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8例老年性脑萎缩病人每次输注洗涤红细胞100ml,2次/月,共治疗3个月,并对治疗前后病人的微循环状态、自由基代谢及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经WRC输注治疗后,病人微循环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全血中SOD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WRC输注对老年性脑萎缩病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经不同剂量B波段紫外线(UVB)照射后对浓缩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用PRP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采用1 J/cm 2、1.5 J/cm 2、2 J/cm 2UVB进行照射,常规保存5 天,间隔取样分别用RIA、ELISA 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及血浆中P-Selectin 的含量。结果表明:1 J/cm 2、1.5 J/cm 2UVB照射组与对照组一样,于保存3 天后,血小板表面P-Selectin 分子数及血浆中P-Selectin 浓度明显升高(P< 0.05),在保存5 天后含量进一步升高,差异更为明显(P< 0.001)。2 J/cm 2UVB照射组于保存1 天后血小板表面P-Selectin 分子数及血浆中P-Selectin 浓度即明为升高(P< 0.05),在保存3 天后,差异更为显著(P< 0.001)。上述结果提示:以小于2 J/cm 2 UVB照射在5 天的保存期内不会引起明显的血小板活化,而大于2 J/cm 2 UVB照射会促进血小板的活化,不利于血小板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