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大宁教授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学家,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从事中医肾病学研究凡四十年,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古代先哲的理论与经验,系统提出了“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心一肾轴心系统学说”等新的理论,并首先将“中医肾病学”这门新兴的临床专业学科从中医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临床学科。在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临床常见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3.
<正>简介:栗锦迁(1941-),男,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栗锦迁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兼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2003年遴选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遴选为全国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栗锦迁教授自1962年于河北中医学院毕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及其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模式、关联性,并得到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新处方。[结果]通过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得到胸痹病机关键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并涉及其余四脏,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多以相互搏结为患,常用治法为行气止痛、化痰除痹、活血化瘀、补气生血等,得到常用药对及11个新处方。[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能进一步为研究胸痹常见证型的用药规律及新药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启示,也为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曹云  李树茂  裘冬  张耀巍  徐丽  李佳莘 《医学信息》2019,(1):162-164,167
目的 了解益气温阳为主的中药治疗慢性舒张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7月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类中药加减治疗。收集治疗前和治疗后超声心动、NYHA分级、E/A值、BNP值、心律失常患者数、6 min步行试验结果、心衰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疗效分别为(355.52±65.03)s、(67.02±8.91)分、61.22%,优于对照组的(388.51±66.32)s、(63.14±9.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类中药治疗慢性舒张性心衰可以协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栗锦迁教授运用黄芪组方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栗锦迁教授临证、科研、教学近50载,学验俱丰,疏方精巧,屡起沉疴,以治疗心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见长。笔者有幸作为其第4批全国中医师承的学术经验继承人,随师侍诊,获益颇多。今不揣浅陋,兹将其运用黄芪的经验简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盗汗系指人熟睡后汗出,醒后汗止.早在<内经>中就有"寝汗"之说,至<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首见盗汗之名.  相似文献   
8.
扶正安神通任法是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创立的一种针灸疗法。所谓扶正,是指扶助正气,即补虚;安神是指安定情志;通任指疏通任脉。本法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具有效果较好、见效快、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痴呆1号对老年人脑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10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痴呆1号",2次/d,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第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辨证施治法分为肾精不足、痰浊阻窍、瘀血内阻、肝肾阴亏、脾肾两亏等型,分别选用清官寿桃丸、洗心汤、补阳还五汤、知柏地黄丸、还少丹等方药,必要时进行加减,疗程设置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4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痊愈2例,有效17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63.3%.结论抗痴呆1号对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和境界性痴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以对境界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