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国内外基于信息化平台护理绩效考核的软件开发、指标采集、区域协同发展等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统一的护理信息化标准;数据收集不稳定;绩效数据的价值未充分开发;护理特殊岗位的分配指标界定模糊;考核系统设计局限性等。提出解决对策以及阐明对我国护理绩效考核信息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自护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改良 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自护理论对脊髓损伤病人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和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收集的资料采用C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珍视生命、活在当下,感恩,家庭关系的改善,积极应对。结论多种因素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可从脊髓损伤患者的内部因素(个体对当下生活、生命的重新认知)、外部因素(应对方式)及社会因素(亲属、医护、社会等的支持)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以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提高眼科住院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眼科住院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法则选定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对策,即提高床护比、加强为病人培训示范、加强手卫生宣教、加强药物知识宣教、利用病人眼药水使用频次登记表,比较QCC活动前后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结果]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由活动前的41%升至92%。[结论]QCC活动不仅提高了眼科病人自行滴眼药水的正确率,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是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常见的白内障病种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视力,给糖尿病患者生活上带来许多不便.患者常因血糖过高,切口愈合慢,易感染,给临床手术治疗造成了许多困难.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良好的护理配合对白内障的复明有明显的优越性.2004年3月-2006年10月我院对60例(70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护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60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前压力管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成年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子宫切除患者,无精神病、麻醉和手术史。随机分为压力管理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P组利用术前访视掌握患者心理情况,施行压力管理,向患者提供全身麻醉的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信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C组仅做常规访视。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l0 min(T4)各时段HR、MAP、Sp O2,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苏醒时躁动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2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Sp O2均无差异。麻醉苏醒期患者的HR、MAP升高幅度P组比C组低(P0.05)。P组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醒期躁动评分低于C组,2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施行压力管理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197例pSS病人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145例),了解感染组的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并对感染相关的可疑危险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中pSS病人感染发生率为26.4%(52/19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52.7%)和泌尿道(21.8%),其余分别是皮肤、软组织(12.7%)、败血症(5.5%)、中枢神经系统(3.6%)、消化道(1.8%)及生殖系统(1.8%)。感染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67.3%),其余依次是病毒(25%)、真菌(7.7%)、支原体(7.7%),混合感染4例。细菌感染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和肺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且对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感染组的年龄、病程、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pSS病情活动度评分病人主观症状评分(ESSPRI)和病人客观表现评分(ESSDAI)、干燥程度及疲乏程度、肺脏受累发生率、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 < 0.05~P < 0.01),且感染组的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均低于非感染组(P < 0.01),pSS疾病高度活动组感染率明显高于病情稳定组与轻度活动组(P < 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ESSDAI评分高、ESSPRI评分高、疲乏程度高、干燥程度高、血清总蛋白低、白蛋白低、血清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C反应蛋白高、肺脏受累是pSS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SSDAI评分高、干燥程度高、血清三酰甘油高、肺脏受累是pSS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pSS病人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ESSDAI评分高、干燥程度高、血清三酰甘油高、肺脏受累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透明胶粘贴一次性管道标识采用不同粘贴方式,对维护管道标识的作用。方法选择96例格拉斯哥评分为5-1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垂直管道粘贴,即粘贴有一次性管道标识的透明胶与管道呈垂直状态;观察组采用平行管道粘贴,即粘贴有一次性管道标识的透明胶平行紧贴与管道,记录管道标识维护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标识开始变脏、开始皱折或卷曲、需重贴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8%比80%,P〈0.05)。结论平行粘贴一次性管道标识的透明胶较垂直粘贴,维护管道标识效果更好,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地佐辛抑制患儿骶管阻滞穿刺诱发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患儿,年龄3~7岁,体质量14~22 kg,性别不限,发育正常。麻醉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2 mg/kg。入室后静脉注射地佐辛,初始剂量为0.25mg/kg,采用序贯法确定其剂量,穿刺诱发体动反应时下一例上调一级剂量,否则下调一级剂量,相邻剂量比值1.2,5 min后行骶管阻滞。体动反应判断标准:出现穿刺诱发的肢体或/和头颈部的运动反应。计算其ED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地佐辛抑制患儿骶管阻滞穿刺诱发体动反应的ED50为0.08 mg/kg,其95%可信区间为0.05~0.11 mg/kg。结论地佐辛抑制患儿骶管阻滞穿刺诱发体动反应的ED500.08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