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按25mg/kg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odel)、降糖通脉胶囊组(Jiangtang Tongmai Jiaonang,JTTM)及环烯醚萜总苷组(Iridoid glycosides of Cornus officinalis,IGCO),并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饲养16周,观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及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HOL、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环烯醚萜总苷组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Apo-A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CHOL、TG、LDL-C、Apo-B水平。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数目明显增加,而周细胞(PC)数目明显减少,导致E/P值上升。环烯醚萜总苷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E/P值。结论: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脂改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省部份地区的肠道蠕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对12岁以下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查出肠道蠕虫7种(线虫4种、吸种2种及带绦虫1种)。总感染率为41.34%。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60%、17。30%、13.68%、17.55%、0.86%。部份地区感染率以四川盆地南部边缘的合江县为高,总感染率为77.91%,蛔虫47.90%、钩虫43.51%、鞭虫41.65%、蛲虫44.58%;以川西高原的德格县和位于盆地北部边缘的青川县较低。结论10年来部份地区蛔虫、钩虫、鞭虫及带绦虫感染率均有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率有所回升。调查显示,我省肠道蠕虫感染仍十分严重,应积极普及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肠道蠕虫感染。  相似文献   
3.
内江县永安乡太平寺村系钧虫及其它肠道线虫病重度流行区。1985年开始使用广谱驱肠虫药物每年冬季治疗一次,连续三年,结合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使该地区钧虫的感染率、感染度、皮疹率和鞭虫的感染率均显著下降。随后停止治疗并进行5年追踪观察,发现钩虫及鞭虫的感染率及钧虫的感染度有所回升,但远未回复到治疗前的水平,且无钩虫现症病人,有效地保护了村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根据我省农村的经济状况,仿照此方案有计划地开展肠道线虫病的治疗,对控制重流行区的肠道线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体感染华支睾吸虫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类有关,2003—08,笔者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进行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中,检获一起从不进食鱼、虾类食物但仍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能状况.方法:对我院长期住院确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智能测量后分析.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障碍减退的程度不一致.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2005-2009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用病原学方法共检查10128人,其中男性4902人,女性5226人,2005-2009年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5.01%、34.51%、21.68%、24.49%和23.40%;2005-2009年不同地形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区、川西平原、丘陵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3.51%、40.64%、30.08%、25.80%和35.50%、16.87%、24.70%、16.54%;2005-2009年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20.55%、8.88%,14.51%和7.47%、3.96%、16.72%。5年监测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的轻度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88.60%~94.16%,85.45%~100%和97.75%~100%,平均感染率为26.48%(2682/10128),50岁以上年龄组平均感染率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50~54、55~59和60岁以上年龄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9.06%、33.74%和32.74%。结论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钩虫感染仍较高,盆周山区及50岁以上人群土源性线虫病较高。  相似文献   
7.
国产甲胺苯脒驱除人体肠道线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一、病例选择:在新都县太兴公社选钩虫卵数大于200个/克粪,年龄15~59岁,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疾患的志愿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住院治疗观察一周。二、粪检方法:治前和治后半月,用方口圆底盒饱和盐水漂浮法定量检查钩虫卵;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培养钩蚴,鉴别虫种并计数。定性检查蛔虫及鞭虫卵。收集服药后4~5天内的全部粪便,淘洗成虫、计数并鉴定虫种。三、药物的组成及剂量:按基质计算配成5~10肠的水剂。剂量分为4、5、10、15、20mg/ks/日及3 ms/kg/日xZ等6组。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新生儿抽血常是一棘手的技术操作,多采用股静脉穿刺取血,但因股静脉位置较深,又不易固定,盲目穿刺不易成功。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窦汇穿刺。其穿刺成功率高,取血量大。穿刺方法及体会如下:穿刺方法:窦汇是由左右横窦、上矢状窦及直窦共同汇合而成,其对应的体表投影就是后囱。穿刺前先剃去后由周围毛发,侧卧,固定头部,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手指,针尖自后囱对准鼻尖方向垂直刺入,进针约l-Zcm,回抽有血即表示穿刺成力,取血完毕,用无菌沙布压迫局部,并用胶布固定。体会:一针见血成功率可达叨%以上;取血量多…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部分地区旋毛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十余年问人群感染旋毛虫原因及流行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四川省7个市、县、区人群进行旋毛虫感染因素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人群感染旋毛虫与以下因素有关:经常或偶尔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狗肉和其他野生动物肉类;切生、熟食的菜板未分;用于盛装生肉的碗、盆不洗或未洗干净就盛熟食等因素。人群旋毛虫血清阳性率为5.35%,较十年前的0.60%上升8.9倍。城区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农村人群阳性率(x^2=60.70,P〈0.05);不同性别人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4,P〉0.05);不同地形人群阳性率仅丘陵地区高于川西南山区(x^2=7.921,P〈0.05)。结论本次旋毛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四川省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的城乡人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染。感染方式与不良饮食及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钩虫等肠道线虫病在四川省的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在全省开展钩虫等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钩虫等肠道线虫病监测方案》方法和要求,对全省4个监测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全省检查2005人,肠道线虫感染702人,总感染率为35.01%,其中钩虫感染291人,感染率为14.51%;蛔虫感染412人,感染率20.55%;鞭虫感染178人,感染率8.88%。华支睾吸虫感染2人,感染率0.10%;绦虫感染1人,感染率0.05%。12岁以下儿童调查135人,蛲虫感染23人,感染率为17,04%。2006年全省调查2011人,肠道线虫感染694人,总感染率为34.51%,其中钩虫感染342人,感染率为17.01%;蛔虫感染334人,感染率16.61%;鞭虫感染183人,感染率9.10%,华支睾吸虫感染2人,感染率0.10%。12岁以下儿童调查269人,蛲虫感染44人,感染率16.36%。结论四川省肠道线虫感染仍很严重,钩虫、鞭虫和蛲虫仍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