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膝关节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现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患的诊断和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研究已有报道[1-2],为了解关节内注射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加肾上腺素与硬外腔注射吗啡2种术后镇痛方法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作者进行了如下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行脊柱侧弯矫形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A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B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唤醒前10min、唤醒前5min、唤醒即刻和唤醒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并比较2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时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2组唤醒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唤醒前10rain(P〈0.05),B组高于A组(P〈0.05);A组唤醒质量高于B组(P〈0.05);2组术中唤醒时间、唤醒期间脑电双频指数和术中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延迟术中唤醒时间,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发生率减少,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用自制的抗骨质增生糖浆治疗各类骨质增生病千例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完整资料的100例统计观察如下:本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90岁。100例中,颈椎骨增13例、腰椎骨增41例、胸椎骨增2例、髋关节骨增4例、四肢关节骨增29例、跟骨刺5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坐骨神经痛2例。疗效标准:治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工作者。显效:疼痛麻木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坚持一般轻工作。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李学婷  王少华 《中原医刊》1999,26(11):52-53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依据详细的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CT、X线片、MRI)不难作出诊断。此病一经确认,即应行手术治疗,否则,胸髓损害进一步加重,甚至短期内出现不逆损害。出现脊髓压迫症是手术治疗指征。手术目的是彻底解除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因素,这是恢复脊髓功能唯一有效方法,任何非手术治疗都无效。1-2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局麻对病人全身情况干扰小,且利于术中观察脊髓功能。术中出现脊髓刺激性疼痛即可达到狭窄病变处。所有病例16例,全部行后路椎板切除和脊髓减压术治疗。胸…  相似文献   
5.
手术是治疗小儿髁上骨折的常见方法。内固定方法较多。我院自1996~1999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肽骨髁上骨折,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52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8月~1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坠落伤6例,跌伤39例,其它5例,开放性伤2例,闭合伤50例,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6天左侧11人,右侧4人。入院x线照片示:伸展型骨折31例,屈曲型骨折21例,其中尺偏型41例,桡偏型11例,患肢均肿胀,部分有张力性水泡。合并血循环障碍3人,系肱动脉…  相似文献   
6.
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婷  白玉 《中医正骨》1999,11(6):17-18
哈氏棒是骨伤科临床常用的内固定器械,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复位及恢复伤椎高度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1〕。但使用不当,常可导致或引起一些并发症。1988年11月~1998年11月10日,我院共开展胸腰椎骨折哈氏棒内固定术37...  相似文献   
7.
李学婷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84-84,86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心脏和肺脏的储备功能下降,内环境失衡,常给麻醉处理带来许多困难。现把近年来我院所施行的300例长期卧床病人的手术麻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D-二聚体浓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每组40例。在术前2d和术后2h、第1、3、6、10d,分别进行D-二聚体(D—D)检测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时间点全麻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腰硬联合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7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75%(7/80)。全麻组发现5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5%(5/40),腰硬联合组发现2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40)。结论全麻组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腰硬联合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对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坐姿正面冲击新引起的损伤多是一种复合伤。如由于交通工具行驰的惯性,可造成颈椎损伤,汽车司机或胸前有边桌的旅客往往还可造成胸肋损伤,但我们暂且不谈这些,仅讨论其对下肢的损伤问题。这也是坐姿正面冲击伤中的一大项问题。1986年以来从我们收治的下肢损伤病例来看,处于坐姿位(屈髓屈膝均在90°左右)正面冲击造成的下肢损伤就占38例。坐姿情况下来自正前方的暴力先作用于膝部,又向上传导进而作用到股骨干,股骨头及够关节(髋臼)等。损伤程度与暴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从公式:(F:暴力,m:运动物体质量,v0:初速度,v1:末…  相似文献   
10.
李学婷 《中医正骨》2008,20(10):31-31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mg作为术后镇痛,虽简便、经济、有效,但由于其镇痛作用有限,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限制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具有病人按需自控镇痛、剂量个体化和作用镇痛时间任意可调的优点,但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常见,影响镇痛满意度,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存在剂量相关性。为提高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本文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EM)1mg联合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止痛(PCI—FA)方法行术后止痛,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单用EM和PCI-FA比较,以选择最好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