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LCR)、脉搏变异指数(PVI)与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液体治疗对单肺通气老年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单肺通气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10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术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 h(T3)及单肺通气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比较两组液体出入量及药物应用情况。同时记录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参数。结果两组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时间点MAP、CI和SVV、LCR高于对照组,CVP、PVI、IVCrv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肺通气时间、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占比低于对照组,胶体液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稳定单肺通气老年患者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家族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合成及老年重症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48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老年志愿者50人为对照组。盐析法提取两组受试者基因组DNA后行IL-12A(内含子6区含4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IL-12B(启动子区511位点多态性)、IL-12RN(内含子2区含8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基因多态性分析。分离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使用脂多糖刺激,RT-PCR分析细胞因子IL-12α、IL-12β、IL-12ra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等位基因IL-12RN携带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A2、IL-12B2、IL-12RN2携带者的死亡率均明显增加。体外细胞学研究显示,等位基因IL-12RN2较IL-12RN1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经脂多糖刺激后细胞因子IL-12ra mRNA表达水平和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A2、IL-12B2各等位基因不影响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 IL-12家族等位基因IL-12RN2通过上调细胞因子IL-12ra表达来影响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小儿全麻苏醒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手术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随机分为NS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DL组(右美托咪定0.2 μg/kg);DM组(右美托咪定0.4 μg/kg);DH组(右美托咪定0.6 μg/kg),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DL、DM和DH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NS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泵注,均在10 min内泵注完毕.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仪,记录各组AAI数值恢复至35的时间(T35)、45的时间(T45)、65的时间(T65)、85的时间(T85).结果 与NS组比较,DH组T35、T45、T65和T85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T35和T45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5和T8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组T35、T45、T65和T8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全麻苏醒期时,剂量选择0.2 μg/kg时,对各观察点的AAI值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剂量选择0.4 μg/kg时,明显延长AAI值恢复至35和45的时间,对AAI值恢复至65和85的时间无明显影响;剂量选择0.6 μg/kg时,各观察点的AAI值恢复时间均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右旋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儿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手术患儿脑保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72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的32例患儿列为观察组,另40例仅运用生理盐水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手术前(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体外循环结束后2 h (T3)、体外循环结束后6 h (T4)、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 (T5)体内S-100β和NSE浓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儿T1以及T5的S-100β和NS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的S-100β和NSE水平在T2、T3以及T4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在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躁动评分和CHIPP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有效降低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S-100β和NSE的浓度,减小脑损伤,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躁动以及疼痛程度,对改善患儿术后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LCR)联合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含量差/动脉-静脉氧含量差(Cv-aCO2/Ca-vO2)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6例拟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给予LCR联合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ICU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法对其镇静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12月ICU术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后予以静注舒芬太尼1.0μg/kg,B组术后静注舒芬太尼1.5μg/kg,C组术后静注右美托咪定2.0μg/kg+舒芬太尼1.0μg/kg,比较3组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术后6、12、24 h活动痛、静息痛评分情况显著优于A、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6、12、24 h的Ramsay评分情况显著优于A、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A、B两组(6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联合疗法,镇静镇痛作用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1]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死率可达15%~24%。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AECOPD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AECOPD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黏、高凝、高聚状态,继而诱发呼吸衰竭,增加疾病风险[2]。本研究探讨小剂量肝素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布洛芬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eu%、WBC、TNF-α、IL-6、IL-8、CK、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eu%、WBC、TNF-α、IL-6、IL-8、CK、LDH均有显著下降,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洛芬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有效降低Neu%、WBC,缓解炎性反应,改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节微创介入置管给药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型糖尿病(T2DM)合并DF患者84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交感神经节微创介入置管连续给药治疗,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踝肱指数、感觉迟钝、肢体麻木、皮肤感觉、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及总体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疼痛评分、踝肱指数、感觉迟钝评分、肢体麻木评分、皮肤感觉评分、肌肉痉挛评分及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60%(P<0.05)。结论应用腰交感神经节微创介入置管持续给药治疗DF,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