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阿维A是口服合成维甲酸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2002年3月至2002年9月,作者使用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共28例并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其对毛发红糠疹有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疣体埋藏和斯奇康注射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月-2002年6月,笔者观察了78例扁平疣患者,采用自体疣埋藏联合斯奇康注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回顾分析了9192年4月至1996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46例孤立结节型肺癌的CT资料,以探讨采用肺窗为基础作窗宽窗位的选择性调节及薄层扫描对孤立结节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雌激素受体(ER)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58例SLE患者和28例正常人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逆转录并扩增ER和HSP90,通过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扫描分析。结果 SLE患者组PBMC中ER和HSP90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活动期患者的表达高于稳定期患者(P均<0.05)。结论 SLE患者中存在ER和HSP90基因的过度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16例寻常型银屑病(PV)与1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PE)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发现PV组血清LPO升高(P〈0.05),SOD降低(P〈0.05)。PE组血清LPO升高更为显著,高于PV组(P〈0.01),SOD低子PV组(P〈0.05)。两组LPO与SOD分别呈负相关(PV组r=-0.438,P〈0.05,p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例1,男,6岁。生后三个月因患“支气管炎”体检时发现指(趾)甲卷曲,变厚,1岁时发现膝关节处有高梁米大的丘疹,逐渐扩展至双肘、髋部,无任何自觉症状。以后发现双足底受压部位出现片状角化过度。4岁时发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纳入25例,其中妊娠期22例(孕10 ~ 38周,孕早期1例、孕中期13例、孕晚期8例),产后1周内3例;年龄22 ~ 37岁,病程2 ~ 9 d。临床表现:皮疹位于头面部8例,胸背部5例,腰腹部7例,上肢1例,下肢3例,会阴1例,3例为播散性带状疱疹。皮疹形态均为红斑、丘疱疹、水疱,其中4例合并血疱,3例合并大疱,6例合并糜烂、渗出;5例发热,7例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疼痛。治疗:16例妊娠期、3例产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4例应用营养神经药物,1例妊娠期患者、3例产妇进行镇痛治疗,其他治疗包括抗感染、湿敷、红光照射等。预后:1例妊娠期患者早产,其余妊娠期患者均足月生产,新生儿无异常。3例妊娠期患者出现后遗症,1例为疼痛,2例为瘙痒。结论 本文25例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未观察到对胎儿、新生儿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性病患者130例,其中39例皮肤感染患者为A组,35例痤疮患者分为B组,29例患有淋病为C组,27例患有宫颈炎为D组,分别给予患者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进行治疗,对4组患者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8周治疗,A组患者治愈率为94.9%,B组患者治愈率为97.1%,C组患者治愈率为75.9%,D组患者治愈率为92.6%。A、B、D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愈率显著低于A、B、D 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治愈率高、吸收快、抗菌强、持续时间久,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