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诱因,并观察术后血液净化干预所发挥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996—12/2006—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193例,其中接受尸肾移植192例,活体肾移植1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除5例因术前安置腹膜透析管继续采用腹膜透析外,其余均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其中35例穿插接受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滤过,8例血浆置换2-5次。终止透析的标准为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300μmol/L。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观察接受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9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89例(46.1%),术后早期低血压42例(21.8%),排斥反应37例(19.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9例(4-7%),尿路梗阻8例(4.1%),动脉过长扭曲5例(2.6%),环孢素A肾毒性2例(1.0%),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1例(0.5%)。(④术后肾功能转归: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个月血肌酐135-300μmol/L29例(15.3%);〉300μmol/L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③术后接受血液透析次数:术后接受血液透析189例,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43例患者带肾存活。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早期低血压和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绝大多数移植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慢性移植肾失功是导致后期移植肾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拟探讨慢性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①选择1993-12/2006-12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3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②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停服硫唑嘌呤、环孢素A或减少环孢素A30% ̄50%剂量,改用他克莫司0.5 ̄1mg/(kg·d)、霉酚酸酯1 ̄2g/d、西罗莫司1 ̄2mL/d等药;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抗凝及补充鱼肝油丸;服用雷公藤、百令胶囊或尿毒清等中药,给予低蛋白、低磷及高维生素、氨基酸饮食;必要时手术切除移植肾。③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①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急性排斥反应254例(71.35%),巨细胞病毒感染65例(18.26%),移植肾肾小球肾炎21例(5.9%),药物中毒(环孢素A/他克莫司)9例(2.5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5例(1.41%),肾单位减少(高龄供肾/性别差异)2例(0.56%)。②治疗结果:切除移植肾194例(54.49%),带肾存活、恢复血液透析87例(24.44%),经治疗血肌酐维持在200 ̄300μmol/L63例(17.70%),死亡12例(3.37%)。结论:急性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因素。提高供肾质量,严格组织配型,减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制定个体化免疫方案,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及肝肾功能,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减少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1210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3d~6个月并发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17例,给予加压止血、双静脉通路输液维持血容量、交叉合血等对症处理,做好手术抢救准备。结果17例患者立即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移植肾切除术是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以及严重感染导致无法修补的移植肾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护理上加强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尤为重要,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足部损伤主要包括皮肤软组织、肌腱及骨骼的损伤,以足背部受伤最常见[1]。当此类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如果拖鞋太松,会出现穿不稳的情况;如果挤压过紧,可影响足部血液循环[2],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严重者可使足部出现缺血、水肿、麻木等情况,甚至出现新的创面致使病情加重;如果拖鞋太长或者太短,患者则容易发生摔倒,舒适感下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笔者设计了一种医用可调节式拖鞋,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相关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193例DG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GF的原因,评估移植肾功能转归及选择血液净化方式。结果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135-300μmol/L 29例(15.3%),>300μmol/L 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25次以上者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患者带肾存活。结论肾移植术后DGF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一旦发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血液净化方式,宜早不宜迟;在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辅助措施亦为重要,绝大多数DGF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肾移植术后尿瘘可导致移植肾切除,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7-01/2006-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21例,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肾盂瘘切除瘘口后局部修补再用带蒂大网膜移植覆盖,输尿管瘘、输尿管膀胱吻合瘘或输尿管长段坏死者在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对端吻合或与膀胱再植后用带蒂大网膜包绕于吻合口。术后进行随访。结果:①手术1次成功20例,成功率95.2%(20/21)。失败原因为伤口感染导致大网膜坏死而切除移植肾。②手术时间75~120min,平均95min。术中失血100~550mL,平均310mL;输血0~400mL。③住院时间25~57d。④随访6~12个月,尿瘘无复发,吻合口无狭窄及肾积水,肾功能正常。结论:利用大网膜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具有取材方便、组织修复快、尿瘘复发率低的特点;同时可以减少局部感染及纤维化的机会,梗阻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药用紫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以根药用,具有多方面的功效。目前,能够药用的紫草有2种,为新疆紫草和内蒙紫草。对紫草的基原考证、道地沿革、生产特点、采收和加工、药材质量特征、药用历史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现对28例BPH患者行TURP后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通过对症保守治疗以及持续膀胱冲洗等护理措施后出血得到控制,8例在腰麻下行经尿道膀胱镜清除血块和电凝止血术,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TURP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有效防止术后腹压增加,能减少TURP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多媒体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实习护生120人,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授课人员遴选-确定课件题目-书写课件教案-多媒体课件素材收集-课件编辑制作-授课安排-课件的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与临床相结合的周密安排,并应用多媒体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83%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以上的护生理论成绩达到合格,有助于护生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93%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教学吸引力,有效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00%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结论 通过多应用媒体课件教学,提高了教学吸引力,有效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